首页>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析后溪穴古代配伍规律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析后溪穴古代配伍规律

         

摘要

目的:以后溪穴为例,初探隐结构模型分析腧穴古代配伍规律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为检索源,构建后溪配伍腧穴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对高频腧穴开展隐结构分析。结果:共纳入医籍26部,条文240条。高频配伍腧穴为申脉、合谷、前谷和风池等46穴。对高频腧穴建模得到12个隐变量及24个隐类,模型评分-2170.68,将Y0至Y11综合聚类得到7类穴组。阳经的配伍比重高于阴经;重视五输穴、交会穴等特定穴叠效配伍;配穴集中分布于上肢、下肢和头面颈项等部位;围绕后溪将功效延伸至舒筋活络、清热疏风、明目开窍和消肿止痛等四方面。结论:基于隐结构模型分析腧穴配伍规律切实可行,综合聚类厘定主次配穴,揭示出主、次穴的共性规律与逻辑递进关系,有助于为教学、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