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沉积学报》 >川中地区茅口组两期流体叠合控制下的白云石化模式

川中地区茅口组两期流体叠合控制下的白云石化模式

         

摘要

岩相学特征、地化分析揭示:川中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存在三种白云石:①平直晶面细晶白云石(δ13CPDB=3.06‰,δ18OPDB =-6.81‰;Fe:1×10-6,Mn:未检出,Sr:150× 10-6);②非平直晶面粗晶鞍状白云石(δ13CPDB=3.22‰,δ180pDB=-7.82‰;Fe:149×10-6,Mn: 185× 10-6,Sr:85×10-6);③非平直晶面细晶白云石(δ13CPDB=3.49‰,δ18OpDB=-9.45‰;Th=123℃,S=133~ 139‰oNaCl;Fe: 58×10-6,Mn:59× 10-6,Sr:76×10-6).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两期白云石化流体:①早期压实作用形成的埋藏白云石化流体(T=37.4℃;S=29.8‰oNaCl);②晚期受构造控制的热液白云石化流体(Th=114.8℃;S=153 ~ 226‰oNaCl).明确了三种白云石的成因:平直晶面细晶白云石是由早期埋藏流体交代泥晶基质形成的;非平直晶面细晶白云石是平直晶面细晶白云石在受到热液流体改造后所形成的;而非平直晶面粗晶鞍状白云石则是由热液流体直接沉淀出的.基于研究结果建立了相应的白云化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