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岩石学报 >新疆西准噶尔苏云河斑岩型钼矿的剥露和保存条件:来自裂变径迹和(U-Th)/He热年代学的约束

新疆西准噶尔苏云河斑岩型钼矿的剥露和保存条件:来自裂变径迹和(U-Th)/He热年代学的约束

     

摘要

斑岩型矿床多形成于汇聚型板块边界.由于其较浅的就位深度,大部分古老的斑岩型矿床很容易受到后期的剥蚀而消失殆尽.研究斑岩型矿床成矿后的埋藏和去顶过程对于深入理解矿床的保存条件和区域找矿前景至关重要.新疆西准噶尔西部的苏云河斑岩型钼矿床形成于晚石炭世,是一处保存良好的斑岩型矿床,为我们研究前中生代斑岩成矿系统的保存条件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本文首次针对该矿床开展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与锆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分析,结合热历史反演模拟以及前人的年代学数据显示,苏云河斑岩钼矿的蚀变过程至少持续了55Myr.在早二叠世到中三叠世,矿区接受5.2~8.1km厚的沉积物覆盖.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240 ~ 120Ma),矿床经历了快速剥露作用,剥露速率为49.0~56.7m/Myr,去顶量为7.4~9.2km.早白垩世(120Ma)至今为缓慢剥露阶段,剥露速率为6.7~21.7m/Myr,去顶量为0.8~2.6km.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并不是特定构造事件(比如:南部羌塘和昆仑-柴达木碰撞或者羌塘和拉萨碰撞)远程效应的产物,而与区域内走滑断层的活化密切相关.而矿床早期沉积的巨厚盖层以及早白垩世以来干旱气候和缓慢剥露,为石炭-二叠纪斑岩型钼矿得以保存提供了条件.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2021年第8期|2547-2561|共1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钼;
  • 关键词

    低温热年代学; 斑岩型钼矿; 剥露历史; 保存条件; 西准噶尔成矿带;

  • 入库时间 2022-08-20 08:29:34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