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鄂东南铜绿山矿床石榴子石显微结构及微区成分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鄂东南铜绿山矿床石榴子石显微结构及微区成分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摘要

鄂东南矿集区铜绿山矿床是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床,矿体产出在铜绿山岩体与三叠系碳酸盐地层的接触带.尽管本矿床的研究程度很高,但对早期成矿流体的成分与演化及矿质富集沉淀等过程的精细制约依然比较欠缺.石榴子石在铜绿山矿床中分布广泛,本文对不同产状的石榴子石利用SEM显微结构、EPMA主量元素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去探讨石榴子石的生长动力学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大理岩和镁质外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均以钙铝榴石为主,端元成分比较均一,∑REE含量低(3.01×10-6~14.34×10-6),具有弱的Eu异常、轻微富集LREE的模式.钙质外矽卡岩和内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以钙铁榴石为主,端元成分变化较大,单颗粒从核部到边部Fe含量具有增加的趋势,其∑REE含量较高(22.71×10-6~806.8×10-6),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极度富集LREE亏损HREE的模式.大理岩中的钙铝榴石环带不发育,表明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界面反应速率很慢且物质迁移以扩散为主;而镁质外矽卡岩中的钙铝榴石可见振荡环带,表明界面反应速率比以扩散为主要方式的物质迁移快,这与白云石相对于方解石具有较低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因此较难被热液消耗有关;钙质外矽卡岩中的钙铁榴石振荡环带清晰,该类石榴子石只有在界面反应速率较快且物质迁移方式以对流为主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内矽卡岩中的钙铁榴石的环带杂乱,尽管其形成的动力学模式与钙质外矽卡岩中的类似,但由于其距离岩体更近,热量迁移困难,在结晶生长受阻的同时由于对流提供的充足物质使得原先的环带发生溶解再沉淀进而形成结构混乱的再吸收环带.上述生长动力学模式也能够很好的对应Nb、Ta含量的脱耦和轻重稀土分异的特征.铜绿山不同产状的石榴子石中,外矽卡岩带中钙铁榴石Eu含量最高,而Eu2+与成矿金属元素一样可被Cl-络合的,其含量的高低可能指示了对应的成矿元素在成矿热液中的浓度.石榴子石环带自核部向边部Fe含量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反应干矽卡岩阶段从早到晚,热液中的金属成矿元素含量增加.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 |2018年第9期|2716-2732|共17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和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和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和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和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元素地球化学;
  • 关键词

    石榴子石; 环带; 微量元素; 生长动力学; 热液演化; 铜绿山矽卡岩矿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