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青海省曲麻县大场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毒砂地温计的证据

青海省曲麻县大场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毒砂地温计的证据

         

摘要

通过详尽的野外调研和室内研究,本文简要总结了大场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毒砂地温计,认为大场金矿成矿阶段由早到晚可划分为贫矿化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辉锑矿阶段、含明金石英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共五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分别形成贫矿化石英脉(成矿温度350℃左右,均一温度为280一36030)、金一石英一硫化物碎裂岩型矿石(成矿温度30℃左右,均一温度为220~280℃)、金-石英-辉锑矿型矿石(均一温度为160~220℃)和明金-石英脉型矿石(均-温度为160~220℃),最晚的石英方解石阶段则使先前形成的四类岩/矿石发生轻微硅化和方解石化蚀变(均一温度小于160℃).结合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认为大场金矿成矿流体经历了早阶段静岩压力系统(成矿压力为215MPa,成矿深度8.1km)下的低盐度H_20-CO_2-NaCl体系,中阶段静岩向静水压力过度系统(成矿压力为49~108MPa,成矿深度5.5~8.6km)下的低盐度H_2O-NaCI体系,以及晚阶段静水压力系统(估计成矿压力小于40MPa)下的低盐度H_2O-NaCl体系.最后认为,大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中浅成造山型金矿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