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土壤学报》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

         

摘要

应用 14C示踪技术研究了杂交狼尾草秸秆在稻麦轮作田中为期1年的原位分解.结果表明:秸秆用量对其分解率影响甚微,1年后秸秆C分解了72%左右,分解速率常数为2.7×10-3 d-1,但秸秆用量的多少与土壤原有碳的分解和土壤有机碳平衡密切相关.黄棕壤原有C年分解率为5.45%~6.07%,分解速率常数在1.04×10-4~1.18×10-4 d-1之间.随秸秆用量增加,黄棕壤原有C分解率和分解量均增加,土壤有机碳的亏缺减少.微生物量 14C占加入秸秆 14C的3.79%~10.63%,占土壤残留 14C的12.27%~17.43%,其大小变化及减少程度均较微生物量 12C显著.微生物量 12C约为微生物量 14C的0.74~3.85倍,说明大多数情况下,土壤原有C仍是土壤微生物活动所需能量和养分的主要来源.微生物量 14C的周转率在1.10~1.18 a-1之间,微生物量 12C的周转率在0.97~1.06 a-1之间.增加秸秆用量可加快土壤微生物量C的周转速度,反过来微生物量C周转速度的加快又加速了秸秆C和土壤原有C的分解.土壤原有C和秸秆C的分解进程与微生物量 12C和微生物量 14C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有机碳分解的快慢是土壤微生物活动强弱的外在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