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学报》 >西藏错鄂及邻区晚更新世高位湖相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

西藏错鄂及邻区晚更新世高位湖相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

             

摘要

西藏那曲县西的错鄂(31°24′~31°32′N,91°28′~91°33′E,湖面海拔4515m)东南岸(嘎杂西北坡),发育了拔湖18~271m的湖相沉积.错鄂及邻区湖相沉积的U系法测年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至少在75.3~48.8kaBP间,当地植被经历了早期以松、蒿、桦为主的森林草原和晚期以松、蒿、水龙骨科为主的森林草原或森林等两个阶段,反映了气候由温和较干到温和偏干的状况,但晚期温度与湿度均较早期为高,而干燥度则略有降低.同时,包括错鄂盆地在内的"那曲盆地"则是古"羌塘东湖"的东半部.约在37kaBP左右,可能由于怒江的溯源侵蚀,切开了"羌塘东湖"与怒江的分水岭,使"羌塘东湖"的东半部古湖外泄,而成为外流区--怒江(上游那曲)流域的一部分.正因为有古湖外泄的一段历史,故可以理解钻穿了整个第四纪地层的错鄂孔B/M界线以上部分的地层较薄的原因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