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学报 》 >青海“三稀”矿床成矿系列、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青海“三稀”矿床成矿系列、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摘要

青海“三稀”矿以稀有金属矿产和伴生稀散元素矿产为主,稀土矿床分布于拉脊山成矿带和柴北缘成矿带,类型仅有岩浆型(轻稀土)和岩浆热液型(轻稀土),成矿于早古生代奥陶纪和志留纪,成矿环境研究程度较低。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出露于西秦岭成矿带和柴达木成矿带,类型可分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型(铌、钽)、伟晶岩型(锂、铍、铌、钽)、岩浆热液型(铌、钽);与沉积作用有关的蒸发沉积型(锂)和化学沉积型(锶),岩浆作用矿床成矿高峰期为中生代三叠纪,成矿于古特提斯演化后碰撞环境,沉积作用矿床成矿爆发期为新生代新近纪和第四纪,与青藏高原强烈抬升所致的断陷成盆及干旱气候有关;稀散元素矿床均为有色金属矿床的伴生矿,广泛分布于北祁连成矿带、柴北缘成矿带、东昆仑成矿带、西秦岭成矿带和阿尼玛卿成矿带,矿种多样,已知成矿元素有Ga、Ge、Cd、In、Se、Te等,矿床类型丰富,主要包括海相火山岩型、接触交代型和陆相火山岩型,成矿时代相对集中于早古生代奥陶纪、晚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可能形成于原特提斯演化弧后盆地、岩浆弧环境。依据矿床时空分布特征、成矿作用及成矿地质背景,将青海“三稀”矿产划分为10个矿床成矿系列、18个矿床成矿亚系列、20个矿床式。基于“三稀”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成矿条件、已知矿化信息和研究程度分析,提出了成矿区带不同类型“三稀”矿产找矿远景,认为西秦岭成矿带、柴北缘成矿带和东昆仑成矿带为伟晶岩型锂、铍、铌、钽、铷稀有金属找矿远景区,柴达木成矿带为蒸发沉积型和化学沉积型锂、锶、铷矿找矿远景区;对于研究程度较弱的稀散元素矿,除在已知的矿集区着力稀散元素赋存状态、超常富集研究和资源量核算之外,东昆仑成矿带牛苦头—野马泉矽卡岩型有色金属矿集区为稀散元素找矿的有利远景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