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学报 》 >中国镓矿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

中国镓矿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

             

摘要

金属镓资源是我国优势资源,但随着国内外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国金属镓的后备资源逐步短缺。本文系统搜集了我国富镓矿床研究和勘查成果资料,初步总结了我国富镓矿的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和找矿方向。研究认为,我国镓矿主要伴生在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之中,以铝土矿中伴生镓最为重要。依据不同成矿作用将我国具有工业价值的富镓矿床划分为沉积型铝土矿、堆积型铝土矿、红土型铝土矿、煤矿床和碳酸盐岩型(MVT)铅锌矿等5种伴生镓矿床类型,并总结了不同类型镓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我国富镓矿床在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均有发育,以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四纪为主。其中,富镓铝土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和第四纪,以石炭纪最为重要;富镓铅锌矿主要形成于震旦纪和寒武纪;富镓煤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和二叠纪。空间上,我国富镓矿床主要分布在晋豫成矿区、右江成矿区、扬子陆块西南成矿区、川—滇—黔成矿带、湘西—鄂西成矿带、湘东—赣西成矿带和华北陆块北缘成矿区等7个区带中。不同类型富镓矿床的成矿机制不同,一般在风化-沉积作用下形成富镓铝土矿,镓与铝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在生物化学沉积作用下形成富镓煤矿,镓常以无机态、有机态和混合形式存在,在我国多以无机态的形式赋存于勃姆石、硬水铝石等矿物中;在热液作用下形成富镓铅锌矿,镓可能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以闪锌矿为主的硫化矿物晶格中。根据不同镓矿的成矿作用、富集过程和地质背景,建立了煤矿、铅锌矿和铝土矿中镓富集成矿的理想模型,并对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中伴生镓矿进行了找矿预测,提出了找矿方向和重点找矿区域,其中以沉积型、堆积型铝土矿的找矿为主攻方向,并可兼顾煤矿和铅锌矿等其他伴生镓矿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