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地质学报 》 >老挝巴莱地区混杂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老挝巴莱地区混杂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摘要

老挝西部沙耶武里巴莱地区位于墨江-黎府火山弧带上,与思茅-彭世洛中新生代盆地的相接,常被认为发育史密斯地层。经调查发现该区域系由以浅变质陆源细碎屑岩、硅泥质岩、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基质和以浅变质粗-细碎屑岩、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等为主的构造岩块组成的混杂岩系。本文在野外地质观察、岩相学、古生物化石研究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混杂岩系的物质组成、时代,初步阐述了巴莱西班波混杂岩对难河-程逸洋演化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巴莱西波班混杂岩是一套半深海-滨浅海相浅变质混杂地层,具有水道碎屑流沉积、滑塌沉积和同变形沉积混杂特征;异地同沉积灰岩中的双壳、珊瑚化石和上覆地层接触关系表明混杂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时期。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难河-程逸缝合带的空间配置和重塑东南亚构造古特提斯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