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作物学报》 >不同锌离子活度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不同锌离子活度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摘要

本试验以耐低锌水稻品种IR34、 IR36、 IR8192和锌敏感水稻品种IR26、测64-7( Ce64-7)、二九丰(Erjiufeng)为材料, 采用HEDTA螯合缓冲营养液培养法, 在各种锌离子活度 (pZn2+9.7, 10.3, 10.6, 11.0, 11.3, >11.5)下, 研究了不同锌离子活度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结果表明: 耐低锌基因型水稻和锌敏感基因型水稻的临界锌离子活度有较大的差异. 敏感品种锌离子活度临界值较高, IR26为不低于pZn2+10.3, 测64-7为p Zn2+10.3~10.6; 耐性品种锌离子活度临界值较低, IR36和IR8192为pZn2+11 .0~10.6. 所以pZn2+11.0~10.6可作为筛选水稻耐低锌基因型的有效锌离子活度. 水稻地上部临界含锌量不同基因型有所不同, 供试品种的7叶龄秧苗地上部临界含锌量为: IR26不低于24.52 m g /kg, 测64-7为18.32~23.81 mg/kg, IR36为18.32~18.85 mg/kg和IR8192为14.65~15.34 mg/k g. 降低锌离子活度会减少水稻对锌和磷营养的吸收, 但使锌和磷养分运转效率(地上部锌磷浓度/地下部锌磷浓度)提高, 同时也使水稻植株的Fe/Zn、 Cu/Zn和P/Zn比提高, 在低锌离子活度下, 耐低锌品种的地上部含锌量的下降率比敏感品种要少, 其养分利用效率较高, 养分的运转效率比敏感品种提高得更快. 并能够限制Cu和P由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运转以维持地上部Cu/Zn和P/Zn的相对稳定, 这可能就是耐低锌的营养机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