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作物学报》 >CIMMYT新型人工合成小麦Pina和Pinb基因等位变异

CIMMYT新型人工合成小麦Pina和Pinb基因等位变异

         

摘要

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由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ubsp. durum)与粗山羊草 (Aegilops tauschii Coss.)杂交产生,是研究小麦进化过程中基因变异的重要材料.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提供的57份由野生二粒小麦(T.turgidum subsp. dicoccoides)与粗山羊草杂交产生的新型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为材料,用单籽粒特性测定仪和 Pina、Pinb特异性PCR引物对其籽粒硬度变异以及控制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ina和Pinb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SKCS硬度值变异较大,从10.5到42.6,其中15~30 的占78%.共有Pina-D1a、Pina-D1c、Pinb-D1h和Pinb-D1j 4种等位变异型,基因型为Pina-D1a/Pinb-D1j 的8个,占14%;基因型为Pina-D1c/Pinb-D1h的49个,占86%.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Pina-D1a/Pinb-D1j与Pina-D1c/Pinb-D1h对籽粒硬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父本粗山羊草和母本野生二粒小麦以及二者间的互作对籽粒硬度有显著影响,说明除Pina和Pinb外, 还有其他微效基因影响籽粒硬度的形成.

著录项

  • 来源
    《作物学报》 |2007年第2期|242-249|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北京,10008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北京,100081;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办事处,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农作物;
  •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粗山羊草; 人工合成小麦; Pina和Pinb; 籽粒硬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