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地形梯度下吉泰走廊县域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分析

地形梯度下吉泰走廊县域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分析

         

摘要

为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探索适宜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吉泰走廊典型浅山丘陵区吉水县为例,解译遥感影像(2000、2010和2015年)得到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基于DEM数据提取地形起伏度、地形位指数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等指标,系统地分析了吉水县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结构在地形梯度上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图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吉水县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整体呈"北耕南林"分布;2000—2015年建设用地增加了118.60 km2,园地减少了94.56 km2,耕地面积减少了44.15 km2,耕地、园地、林地是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存在相互演替现象.(2)15年间,在低地形梯度上农用地被建设占用现象严重,其中89.27 km2耕地被建设占用,新增建设用地的分布在坡向上无明显特征.林地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的上升逐渐增大,园地上升了2个优势地形位.(3)1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度和均衡度最大值均出现在中低地形梯度上,且随地形梯度的上升逐渐显现优势度;同一地形因子上,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皆高于2000年和2010年.(4)平坡、低地形梯度区域土地利用图谱转换最为频繁,稳定型图谱在高地形梯度上具有分布优势,变化型图谱慢慢从地形平缓区域向地形起伏度较大、坡度陡的区域转移.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土地利用模式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