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长洪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学术经验研究
【6h】

王长洪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学术经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和病机的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1.1 症状、病名及病位的描述

1.2 病因病机及证治沿革

当代中医对D-IBS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2 西医学对D-IBS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3 导师对D-IBS发病和病机的认识及创新

3.1 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

3.2 肝脾不调为病机关键

3.3 脾肾两虚为重要病机演化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王长洪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学术思想总结

1 治法归纳

2 注重情志的调摄和心理疏导

3 注意饮食的调理

4 王长洪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用药规律

4.1 温清并举 主从有别

4.2 温燥勿过 贵在相宜

4.3 宜通少涩 贵在有度

4.4 活血化痰 久病宜施

4.5 久泻不止 酌用渗利

4.6 对药的应用

第三部分: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相关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现状

感染与肠易激综合征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和病机的理论研究:论文首先总结了祖国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认识,包括对症状、病名及病位描述、病因病机及证治沿革和当代中医对D-IBS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继之对西医学对D-IBS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做一简述,最后将导师对D-IBS发病和病机的认识和创新进行阐述。导师认为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肝脾不调为病机关键,脾肾两虚是重要的病机演化,从而导师认为脾胃虚弱、肝脾不调、脾肾阳虚在D-IBS发病中几乎具有同等的地位,因此,导师治疗中从分析基本病机入手,肝脾肾同调成为导师治疗D-IBS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导师治疗该病的创新之所在。
   王长洪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学术思想总结:王长洪教授在治疗D-IBS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王长洪教授根据D-IBS的病机特点,临证常施以疏肝健脾法、健脾燥湿法、温肾固本法、肝脾肾同调等法,并依据病机演变灵活应用,临证施治又有斟酌变化。治疗中同时注重患者情志的调摄和心理疏导及饮食的调理.王教授在治疗慢性泄泻用药方面独具自己的用药规律,如温清并举,主从有别;温燥勿过,责在相宜;宜通少涩,贵在有度;久泻不止,酌用渗利等,并喜用多组药对。
   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本试验选择D-IBS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调肝温肾方,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观察及检测项目:(1)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第14天和28天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情况及伴随的相关症状;(2)检测治疗前后直肠敏感性;(3)应用SF-36和IBS-QOL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停药4周后对治愈和显效病人进行随访。结果发现,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及排便急迫感在治疗的各时点记分,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在治疗过程中各时点记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对PPS分析,第28天记分下降值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粘液便在治疗的第28天,两组间记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各症状的两组终点记分与基线比较的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综合疗效:PPS: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为24.32%v19.44%,总有效率为81.08%v80.56%;FAS: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为22.50%v17.5%,总有效率为80.00%v77.50%,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对两组痊愈和显效的病例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和12例复发或加重,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直肠敏感性的变化: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和疼痛阈值均有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SF-36:治疗后,治疗组在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在躯体疼痛、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IBS-QOL: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烦躁焦虑、健康担忧、饮食限制、社会反应及人际关系方面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烦躁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通过本实验研究认为,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D-IBS有效,且在改善大便次数、性状及粘液便方面优于匹维溴铵片,在远期疗效方面也优于匹维溴铵,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机理可能通过调整肠道敏感性而起作用。该方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