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心肌造影评价室壁瘤壁血供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6h】

超声心肌造影评价室壁瘤壁血供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室壁瘤动物模型建立与超声心肌造影的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 心肌声学造影评估左室室壁瘤壁血供的临床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室壁瘤的诊断与瘤壁存活心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 VA)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梗死心肌变薄,收缩功能降低或丧失,局部凸向外形成瘤样膨出,严重影响了患者左心室功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有效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诊断室壁瘤已达到十分理想的准确率,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 UCG)凭借简便、无创、经济的优点已成为临床首选的室壁瘤诊断方法.目前,对于室壁瘤的治疗,临床多依据其大小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小者多选用内科保守治疗,大者多选用外科手术切除,但对于手术的适应证和术后疗效存在很大争议.随着冠心病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的功能异常心肌多是坏死心肌和存活心肌(survival myocardium SM)并存,因为存活心肌的存在使得心功能的异常变成可逆的,有效及时的血运重建术可以改善或恢复存活心肌的功能,从而改善心功能,因此了解室壁瘤患者瘤壁中的存活心肌状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超声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MCE)是了解心肌灌注和功能的一种新技术,利用微小气泡的散射效应使心肌组织回声增强显影,观察心肌的显影情况,客观地评估心肌微循环灌注,有效的微血管灌注是存活心肌存在的必备条件,因此MCE可以通过评估心肌微循环灌注间接、直观地识别存活心肌.本研究的目的是将心肌声学造影应用到室壁瘤患者中,观察室壁瘤瘤壁的显影情况,识别瘤壁中的存活心肌,探讨心肌造影在指导临床对室壁瘤患者治疗以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1、动物实验:选用14只家兔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的冠状动脉结扎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模型;2周、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有室壁瘤者行超声心肌造影,观察瘤壁显影情况,以识别存活心肌情况;瘤壁心肌组织做病理切片染色以证实瘤壁是否含有存活心肌。
   2、临床研究:选择21例住院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有不同程度室壁瘤形成,且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超声心肌造影,采用经左肘静脉采用弹丸式快速推注声诺维(Sone Vue)2ml,观察造影荆进入左心腔的过程,重点观察室壁瘤瘤壁心肌显影情况。
   结果:
   1、经超声心动图检查,6只家兔有室壁瘤形成,测量左室前壁、室间隔变薄,室壁增厚率、心功能减低,左室腔扩大,与术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家兔室壁瘤超声心肌造影显示造影剂进入左心室过程,瘤壁显影稀疏,且不均匀,病理切片染色结果显示部分心肌细胞消失,为纤维组织取代.
   3、21例室壁瘤患者心肌造影显示,13例患者室壁瘤瘤壁均匀显影,较非梗死区心肌显影疏松,6例室壁瘤瘤壁心肌显影稍差,为稀疏显影;1例室壁瘤瘤壁心肌显影微弱;1例室壁瘤瘤壁心肌未显影;显影效果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相关.
   4、瘤壁内膜边界识别:造影前共有12个节段显示不清,造影后该12节段的边界显示清晰,内膜边界增强显示率为100%。
   结论:超声心肌造影(MCE)利用微循环灌注可以清晰地识别瘤壁内膜和室壁瘤壁中的存活心肌,且显影效果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超声心肌造影可为临床治疗室壁瘤及判断预后提供客观、准确的指导信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