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值化便潜血试验对结直肠癌及其他胃肠道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6h】

数值化便潜血试验对结直肠癌及其他胃肠道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Ⅰ 资料和方法

Ⅱ 结果

Ⅲ 讨论

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数值化便潜血试验(quantitative immunochemic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QIFOBT)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及其他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1)对2008年11月~2010年2月在我院门诊内镜中心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和我院普外科住院的CRC患者进行了数值化便潜血试验(QIFOBT)和免疫胶体金法便潜血试验(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CGIFOBT)的检测;共检测标本502例,其中门诊病人420例,住院病人82例;共有101例最终诊断为CRC(住院82例,门诊19例);我们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对CRC及其他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2)比较了QIFOBT与腹部CT检查、气钡双重造影(double-contrast barium enema,DCBE)及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3)分析了QIFOBT与CRC Dukes分期及肿瘤大小的相关性;(4)初步观察了QIFOBT不同阳性阈值对诊断CRC阳性率的影响。
   [结果](1)本组502例受检患者,QIFOBT和CGIFOBT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5%和21%(P<0.05),假阳性率分别为1.9%和3.7%(P>0.05);两种方法对所有101例CRC的阳性率分别为93.4%和63.2%(P<0.05);两种方法对门诊420例患者总阳性率分别为16.1%和7.2%(P<0.05),两种方法对所检出的各病种(息肉、炎性肠病等)的各自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QIFOBT对CRC和非CRC疾病总阳性率分别为92.1%和15.4%(P<0.05);QIFOBT对门诊病人上、下消化道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1%和26.8%(P<0.05);QIFOBT对≥1cm和<1cm结直肠息肉的阳性率分别为29.4%和5.3%(P<0.05)。(2)QIFOBT和腹部CT对CR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3%和97.3%(P>0.05);QIFOBT和DCBE对CR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6%和100%(P>0.05);QIFOBT和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对CRC的阳性率分别为93.8%和73.4%(P<0.05)。(3)QIFOBT与CRC Dukes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QIFOBT与CRC肿瘤大小成正相关(P<0.05)。(4)与本实验所设定的QIFOBT阳性阈值100ng/mL相比较,当阳性阈值下调为50 ng/mL时CRC的QIFOBT阳性检出率增加2%,此时,结肠镜检查正常组QIFOBT阳性检出率亦增加一倍4.6%);当阈值上调为150 ng/mL时,CRC的QIFOBT阳性检出率减少3%,结肠镜检查正常组阳性检出率减少0.9%;当阈值上调为200 ng/mL时,CRC的QIFOBT阳性检出率减少5%,此时,结肠镜检查正常组阳性检出率亦减少0.9%。
   [结论](1)数值化便潜血试验对结直肠癌有很高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0%以上:与腹部CT、气钡双重造影有相近的诊断符合率;其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免疫胶体金法便潜血试验和血清肿瘤标记物CEA检测;(2)数值化便潜血试验对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对上消化道疾病;其对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与息肉大小相关;(3)数值化便潜血试验的阳性阈值对结直肠癌的诊断阳性率有一定影响,阳性阈值设定为100 ng/mL时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最适阳性检出率和假阳性率;(4)数值化便潜血试验与结直肠癌大小(肿瘤粘膜面最大直径)成正相关,但与Dukes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