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烫伤大鼠骨骼肌AMPK的活化对蛋白分解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6h】

烫伤大鼠骨骼肌AMPK的活化对蛋白分解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基金项目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烫伤大鼠骨骼肌蛋白分解、能荷和AMPK的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

二、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三、主要试剂的配制

四、动物实验

五、HE染色

六、实时定量PCR

七、Western blotting

八、高效液相色谱法

九、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大鼠体重和骨骼肌重量

二、大鼠胫骨前肌MAFbx和MuRF1 mRNA表达

三、大鼠胫骨前肌AMPK及其相关分子

讨论

一、烫伤引起大鼠骨骼肌萎缩的特点及其危害

二、骨骼肌萎缩发生的机制

三、烫伤后骨骼肌能量代谢与AMPK的变化

四、烫伤后骨骼肌能量状态、AMPK和泛素E3连接酶表达变化的关系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烫伤大鼠血清对L6肌管蛋白分解、能荷和AMPK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

二、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三、主要试剂的配制

四、动物实验

五、L6成肌细胞的培养、分化和鉴定

六、细胞分组和处理

七、Q-PCR

八、Western blotting

九、HPLC

十、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L6肌管MAFbx和MuRF1 mRNA表达

二、L6肌管AMPK及其相关分子

讨论

一、细胞实验条件的选择

二、烫伤大鼠血清促进AMPK的活化及MAFbx和MuRF1目的表达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L6肌管AMPK与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对蛋白分解的调节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

二、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三、主要试剂的配制

四、L6成肌细胞的培养和分化

五、细胞分组和处理

六、Western blotting

七、Q-PCR

八、HPLC

九、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AMPK的激活对L6肌管MAFbx和MuRF1 mRNA表达的影响

二、AMPK的激活对L6肌管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子Akt的影响

三、胰岛素对L6肌管MAFbx、MuRF1和AMPK的影响

讨论

一、AMPK的激活和抑制条件

二、AMPK的靶向分子

三、AMPK与蛋白质代谢调节通路

四、胰岛素调节蛋白质代谢的分子机制

五、AMPK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系

小 结

参考文献

Review

Reference

展开▼

摘要

目的:严重烧伤后骨骼肌蛋白代谢以高分解代谢和负氮平衡为特点,我所以往研究发现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骨骼肌蛋白分解的主要机制,其中肌肉萎缩盒F蛋白(MAFbx)和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MuRF1)是骨骼肌蛋白分解的关键酶,胰岛素能够抑制骨骼肌蛋白分解。但目前对于烧伤后骨骼肌MAFbx和MuRF1表达变化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善。
   已知泛素蛋白酶体参与的蛋白分解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骨骼肌的能量状态可能影响着蛋白分解代谢。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调节三磷酸腺苷(ATP)生成的关键分子,近年来又发现AMPK的活化抑制蛋白合成,然而,迄今为止对于骨骼肌能量状态及AMPK对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谢影响和机制的报道甚少。为进一步阐明烧伤后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谢的机制,指导临床治疗,本课题试图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实验探讨:(1)烫伤大鼠骨骼肌蛋白分解、能荷和AMPK的变化;(2)烫伤大鼠血清对L6肌管蛋白分解、能荷和AMPK的影响:(3)L6肌管AMPK对蛋白分解的调节作用,及其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机制。
   方法:1.动物实验:雄性Wistar大鼠100只(180~220g),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n=50);(2)烫伤组(n=50),背部置于94℃热水12s致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分别于伤后6h、1d、3d、5d和7d(n=10)麻醉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双侧胫骨前肌、趾长伸肌(EDL)和比目鱼肌。实验过程中每日称量体重,实验结束时称量肌肉重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胫骨前肌AMPK表达和活性,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胫骨前肌AMPKα、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LKB1)、MAFbx及MuR目的mRNA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胫骨前肌核苷酸水平,计算AMP(单磷酸腺苷)/ATP比值和细胞能荷(EC)。
   2.细胞培养实验A:采用上述烫伤动物模型,雄性Wistar大鼠40只(200~250g),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和烫伤组(n=20),伤后12h无菌抽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液,制备血清。10%胎牛血清(FBS)预处理低血清分化的L6肌管12h后,分别采用含10%假伤大鼠血清的DMEM(10%SS组)、或含10%烫伤大鼠血清的DMEM(10%BS组)孵育肌管不同时间(0、10min、1h、6h、24h)。L6肌管蛋白、mRNA和核苷酸水平的测定同方法1。
   3.细胞培养实验B:低血清分化的L6肌管于无血清DMEM中预处理12h后,分别于不同浓度或不同时间条件下,用含AMPK活化剂(AICAR,5-咪唑-4-酰胺-1-β-D-呋喃糖核苷)或含胰岛素的DMEM处理L6肌管,部分实验中采用P13K抑制剂(wortmannin)、Akt抑制剂(Akt Inhibitor IV)或AMPK抑制剂(Compound C)预处理肌管1h。Western blotting检测L6肌管AMPK、Akt、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及其活性,mRNA和核苷酸水平的检测同方法1。
   结果:1.(1)大鼠烫伤后体重较对照组下降,于伤后3d最为显著(p<0.05)。大鼠EDL重量和EDL重量/体重比值于伤后1~3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与对照组比较,烫伤后6h胫骨前肌MAFbx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烫伤后6h和1d,胫骨前肌MuRF1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于5d和7d明显下降(p<0.01或p<0.05)。(3)烫伤后6h,大鼠胫骨前肌AMPKα(Thr172)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后逐渐下降,于3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以后又升高。烫伤对胫骨前肌AMPKα蛋白表达无影响(p>0.05)。(4)烫伤后1d,AMPKα2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烫伤后6h,LKB1 mRNA水平较对照组上调(p<0.01),其后下降,于3d和5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d有所回升。(6)烫伤后6h、1d、5d和7d,AMP/ATP比值较对照组升高(p<0.01),而EC较对照组降低(p<0.01或p<0.05)。
   2.(1)烫伤大鼠血清孵育L6肌管24h显著上调MAFbx和MuR目的mRNA表达(p<0.05)。(2)与10%SS组比较,10%BS组L6肌管AMPKα蛋白表达显著下降(30min、1h、6h,p<0.01),而AMPKa磷酸化水平升高(1h、6h,p<0.05;24h,p<0.01)。(3)10%BS组L6肌管AMPKα1 mRNA表达于24h较10%SS组降低(p<0.01),AMPKα2 mRNA表达于1h、6h和24h均较10%SS组降低(p<0.05)。(4)10%BS组L6肌管LKB1 mRNA表达于24h较10%SS组升高(p<0.01),然而,烫伤大鼠血清对L6肌管AMP/ATP比值和EC无影响(p>0.05)。
   3.(1)AMPK活化剂AICAR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MAFbx和MuRF1 mRNA表达,Compound C预处理可抑制AICAR对MuRF1基因表达的上调作用(p<0.01)。(2)AICAR以剂量依赖方式上调Akt(Ser473)和GSK3-β(Ser9)的磷酸化水平,与激活PI3K有关。(3)胰岛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下调MAFbx和MuRF1 mRNA表达,AICAR能够逆转胰岛素对MAFbx和MuRF1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4)胰岛素以剂量依赖方式去磷酸化抑制AMPK,其机制为通过激活Akt实现。(5)胰岛素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肌管LKB1 mRNA表达,而对AME/ArP和EC无显著影响(p>0.05)。
   结论:烫伤大鼠骨骼肌能量状态的下降激活AMPK,AMPK的活化上调骨骼肌泛素E3连接酶的基因表达,蛋白分解增强。AMPK与蛋白代谢密切相关的胰岛素信号通路相互作用,AMPK激活Akt,而胰岛素抑制AMPK,胰岛素下调蛋白分解代谢的可能机制之一为抑制AMPK。因此,烫伤后骨骼肌AMPK的活化可促进蛋白分解代谢,针对AMPK的治疗措施可能是抑制烧伤后蛋白高分解的新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