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血管修复组件快速修复肢体大血管缺损的研究
【6h】

利用血管修复组件快速修复肢体大血管缺损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战争中四肢血管损伤高发,导致很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传统针线缝合技术是血管损伤修复的标准方法,但其费时费力且操作复杂.针对这些局限性,寻找一种简便、快捷的血管修复重建方法,早期修复血管损伤,成为战伤救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国内外学者把医用粘合技术应用于血管损伤修复重建的研究正是对此进行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但尚不成熟,目前仍处在实验室阶段。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血管修复组件,利用医用粘合剂粘合修复肢体大血管缺损,并与传统针线缝合修复大血管缺损相比较,探讨该方法修复肢体大血管缺损的简便性、快捷性及可行性。
   方法:⑴确定适当的实验动物模型;研制出血管修复组件。⑵比较2种不同血管缺损修复方法,分别为血管修复组件粘合组和传统缝合组,检测吻合口拉伸强度及爆破压强度,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血管修复组件修复肢体大血管缺损的可行性。⑶将杂种犬随机分成2组,造颈总动脉缺损模型,吻合修复。实验组为血管修复组件粘合组,对照组为传统缝合组.记录手术时间,吻合完成后观察吻合口通畅及渗漏情况,术后1周、8周血管超声检测,术后8周血管造影后取材,血管吻合口大体观察,光镜及电镜观察。
   结果:①体重20—25kg的成年雄性杂种犬颈总动脉外径约为4.43±0.056mm,可操作血管的有效长度约为11.69±0.118cm;股动脉外径约为3.99±0.043mm,可操作血管的有效长度约为8.12±0.063cm。②血管修复组件粘合组的抗拉强度为23.50±1.51N,传统缝合组的抗拉强度为24.60±1.08N。血管修复组件粘合组和传统缝合组的抗拉强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管修复组件粘合组吻合口平均爆破压强度为52.03±2.43KPa,传统缝合组平均爆破压强度为50.04±3.5lKPa。结果显示两组吻合口的平均爆破压强度相近(p>0.05),无统计学差异。③血管修复组件粘合组吻合完成手术时间为15.5±0.55min,而传统缝合组吻合完成手术时间为25.97±0.58min。血管修复组件粘合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传统缝合组手术时间(P<0.01);吻合完成后,两组即刻通畅率都达到100%。血管修复组件粘合组吻合口即刻通畅情况良好,无渗血;传统缝合组吻合口即刻通畅情况好,偶有轻微渗血,纱布压迫之后即可止血。术后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测显示两组血管吻合口无渗漏,无狭窄。两组血管吻合口大体观察、光镜及电镜观察均显示愈合良好。
   结论:⑴杂种犬颈总动脉接近于人体肢体大血管的解剖特点,更适于肢体大血管的研究。⑵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血管修复组件粘合修复肢体大血管缺损是可行的。⑶初步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血管修复组件创新性地把人工血管、生物被膜及血管内速溶支架整合成为一体,达到了更快捷、更简便地粘合修复肢体大血管缺损的目的。因此,血管修复组件粘合修复血管缺损是一种充满前景的血管吻合方法,是对肢体大血管火器伤修复方法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