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新型竹红菌乙素衍生物的细胞吸收规律及光动力杀伤效应研究
【6h】

两种新型竹红菌乙素衍生物的细胞吸收规律及光动力杀伤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词表

前 言

第一部分 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对竹红菌乙素衍生物PENSHB、DPROHB的吸收特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小 结

第二部分 PENSHB和DPROHB在BGC-823细胞中分布及线粒体定位和损伤的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 论

小 结

第三部分 PENSHB和DPROHB对BGC-823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应及暗毒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 论

小 结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两种新型光敏剂17-5-氨基-1-戊磺酸竹红菌乙素衍生物(PENSHB)和15-脱乙酰基13-3-氨基-1-丙磺酸竹红菌乙素衍生物(DPROHB)在人胃腺癌细胞BGC-823中的吸收特性和细胞内分布情况、光动力效应对细胞和线粒体的损伤规律及其暗毒性和安全性,初步了解这两种新型光敏剂在细胞水平的吸收特点、光动力效应及其安全性。
  方法与结果:
  (1)竹红菌乙素衍生物PENSHB、DPROHB在BGC-823细胞中吸收特性的研究。以浓度为4μM的PENSHB、DPROHB溶液分别孵育人胃腺癌BGC-823细胞0、0.5、1、2、4和8 h,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裂解液中的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浓度标准曲线计算出光敏剂在细胞中的含量,并绘制每种光敏剂的孵育时间-细胞含量关系曲线。以浓度为0.5、1、2、4和8μM的两种光敏剂分别孵育BGC-823细胞4 h,测定细胞裂解液中的光敏剂荧光强度,绘制孵育浓度-细胞含量曲线。结果显示,BGC-823细胞对PENSHB和DPROHB的吸收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h内细胞吸收较快,4h达到平台,变化趋势两种光敏剂相近。在本实验的浓度范围内BGC-823细胞对PENSHB和DPROHB的吸收随孵育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基本呈线性关系,上升趋势两种光敏剂相似。可见BGC-823细胞对PENSHB、DPROHB的吸收量依赖于光敏剂孵育时间及孵育浓度。
  (2)PENSHB、DPROHB和HB在BGC-823细胞内的分布及线粒体损伤研究。在避光条件下,采用浓度为200 nM的Mito-Tracker Green(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孵育细胞30 min标记线粒体,浓度为4μM的光敏剂PENSHB、DPROHB、HB分别孵育BGC-823细胞1h、4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观察光敏剂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并对光动力作用后线粒体的损伤效应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三种光敏剂孵育细胞1h、4h后,广泛分布于细胞胞质内,其中能定位于线粒体上,但均不进入细胞核;孵育4h时,光敏剂在细胞内荧光强度较1h强,在细胞核周围聚集程度增加,PDT作用后可引起线粒体损伤,并产生大量活性氧,PENSHB、DPROHB作用强于HB。
  (3)PENSHB、DPROHB和HB对BGC-823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应及暗毒性研究。光毒组(PDT组):用不同浓度的PENSHB、DPROHB、HB分别孵育BGC-823细胞4h后,采用波长为532 nm激光,功率密度20 mW/cm2,照射1000 s。暗毒组(单纯光敏剂组):仅光敏剂孵育24h,不予激光照射。用MTT法分别测定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绘制光敏剂对细胞光毒及暗毒的杀伤曲线,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光动力半数杀伤浓度(IC50-PDT)及暗毒半数杀伤浓度(IC50-DT),并依此计算光敏剂的安全系数。结果显示,PENSHB、DPROHB及HB对BGC-823细胞的光毒半数杀伤浓度(IC50-PDT)分别为26.47、27.33、47.30 nM;PENSHB和DPROHB的IC50-PDT显著低于HB的IC50-PDT(P<0.01),而PENSHB与DPROHB的IC50-PDT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PENSHB和DPROHB的光动力作用强度相似,两者均明显高于HB。PENSHB、DPROHB及HB的暗毒半数杀伤浓度(IC50-DT)分别为3.32、4.03、4.06μM,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三者本身(即在不照光条件下)均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PENSHB、DPROHB及HB的安全系数依次为125.43、147.46、85.84,提示两种新型光敏剂均较HB更加安全有效。
  结论:
  通过分子修饰的两种新型竹红菌乙素衍生物PENSHB和DPROHB的理化特性得到优化,能被体外培养的BGC-823细胞快速吸收,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内和线粒体,其吸收量与孵育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对BGC-823细胞株的PDT杀伤作用较其母体HB明显增强、暗毒性无显著差异、安全性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表明,PENSHB和DPROHB是较HB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光敏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