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膻中穴刺激对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有效性的研究
【6h】

膻中穴刺激对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有效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膻中穴对大鼠血压和左室射血功能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血压的比较

2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后大鼠LVEF和FS的比较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电针刺激膻中穴对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有效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各组心脏骤停大鼠心电图类型的比较

2 各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复苏成功率的比较

3 各组未行胸外按压大鼠的构成比的比较

4 各组经胸外心脏按压后复苏成功的大鼠按压时间的比较

5 各组复苏成功大鼠复苏各时间点平均动脉血压的比较

6 各组复苏成功大鼠LVEF和FS值的比较

讨论

结论

课题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针刺穴位对心肌缺血的应用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 膻中穴对呼吸、心血管系统具有特异性调节作用。国际采用的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的推荐标准恰巧与任脉上膻中穴的解剖学定位重合,这个巧合是否有其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电针刺激膻中穴与标准心肺复苏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心脏骤停大鼠进行抢救,观察大鼠自主循环恢复率、复苏成功率及复苏后平均动脉血压、左室射血功能的改变,探讨电针刺激膻中穴对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有效性的研究。
  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不同频率电针刺激膻中穴对大鼠血压和左室射血功能影响的研究。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20Hz电针组、50Hz电针组、100Hz电针组,每组5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电针刺激膻中穴,仅给予各项手术操作(包括心电监护和动、静脉置管);其余各组大鼠,手术操作后,分别给予相应频率电针刺激膻中穴,持续5min。开始电针刺激即刻记为0min,记录各组大鼠电针刺激前、0min、5min、10min、30min、60min的平均动脉血压,以及1h的大鼠超声心动图像。
  第二部分为电针刺激膻中穴对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有效性的研究。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标准复苏组、复苏中电针组和复苏前电针组,每组25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心脏骤停诱导和复苏操作,只给予基本手术操作(包括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和动、静脉置管);其余各组均诱发心脏骤停,标准复苏组骤停诱导成功后,观察5min(即间歇期),随后立即进行标准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药物抢救;复苏中电针组,骤停后观察5min,随后在进行标准心肺复苏术的同时给予膻中穴电针刺激,电针刺激时间为5min;复苏前电针组,骤停后立即给予电针刺激膻中穴,电针刺激时间为5min,若5min后未恢复自主循环,即刻给予标准心肺复苏术。记录各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复苏成功率;以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记为0min,记录骤停前、0min、5min、10min、30min的平均动脉血压,以及1h的超声心动图像。
  结果: 第一部分研究为不同频率电针刺激膻中穴对大鼠血压、左室射血功能影响的研究:20Hz电针刺激对大鼠的平均动脉血压、左室射血功能影响不明显。50Hz电针刺激可明显提高大鼠5min、10min时的平均动脉血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117.0±12.6vs.86.2±12.2,P=0.007;116.0±8.0vs.85.4±12.5,P=0.007);同时,50Hz电针刺激可明显增加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F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0±1.5vs.79.9±3.4,P=0.000;56.5±2.4vs.42.7±3.1,P=0.000);100Hz电针刺激对大鼠的平均动脉血压影响不大,而其LVEF和FS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7±2.9vs.79.9±3.4,P=0.005;37.5±2.7vs.42.7±3.1, P=0.017)。
  第二部分研究为电针刺激膻中穴对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有效性的研究:复苏中电针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72%)明显高于标准复苏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5,P=0.023);其复苏成功率(40%)与标准复苏组(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2,P=0.370);复苏中电针组ROSC即刻(0min)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标准复苏组(139.9±3.9vs.152.0±7.5),而其30min时血压却明显高于标准复苏组(85.1±4.3vs.70.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min=0.027;P30min=0.001);复苏中电针组LVEF和FS值均高于标准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3±3.7vs.68.5±4.9,P=0.000;45.7±3.5vs.33.0±3.3,P=0.000)。与标准复苏组比较,复苏前电针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80%vs.40%,x2=8.333,P=0.004;60%vs.28%,x2=5.195,P=0.023);复苏前电针组ROSC即刻(0min)血压明显低于标准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0.6±12.8vs.152.0±7.5,P=0.040),其30min血压却明显高于标准复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9±8.9vs.70.4±6.4,P=0.01);复苏前电针组中,未行胸外心脏按压而复苏成功的大鼠有8只,明显高于标准复苏组(2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0,P=0.034),且按压时间也明显短于标准复苏组(2.1±0.6vs.3.8±1.3,P=0.015);复苏前电针组,复苏成功后LVEF和FS值高于标准复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6.9±2.90vs.68.5±4.9,P=0.001;39.9±2.7vs.33.0±3.3, P=0.002)。
  结论: (1)不同频率电针刺激膻中穴对大鼠的血压和左室射血功能产生不同影响:50Hz电针刺激膻中穴可明显提高大鼠的血压,增强左心室射血功能;100Hz电针刺激反会降低大鼠左心室射血功能。(2)电针刺激膻中穴可提高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复苏中和复苏前电针刺激膻中穴均可提高心脏骤停大鼠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复苏成功率,复苏前电针刺激膻中穴对成功复苏大鼠的影响更明显;复苏中和复苏前电针刺激膻中穴均可提高大鼠ROSC后30min的血压和左心室射血功能,复苏中电针刺激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更具有优势。

著录项

  • 作者

    王莉荔;

  •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 授予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学科 急诊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洪;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45.97;
  •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膻中穴; 电针刺激; 有效性; 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