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兆性偏头痛部分可能相关危险因素的超声心动图初步研究
【6h】

先兆性偏头痛部分可能相关危险因素的超声心动图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先兆性偏头痛瓣膜丝状物发生率的初步研究

研究背景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先兆性偏头痛卵圆孔未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

研究背景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先兆性偏头痛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结果的分析

研究背景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创新点和不足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正右向左分流与偏头痛关系的研究现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先兆性偏头痛瓣膜丝状物发生率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二尖瓣与主动脉瓣丝状物是否与先兆性偏头痛有关。
  方法:随机选取先兆性偏头痛(MA)患者93例,同时随机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对照组为同期就医,无偏头痛和神经系统疾病因其他原因需要做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共19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除外了人工主动脉瓣和/或二尖瓣置换、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其他明确瓣膜病患者。常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多角度,多切面详细观测主动脉瓣的左室流出道面和主动脉面以及二尖瓣的左心房和左心室面有无微细、摆动的丝状回声。
  结果:MA组、脑卒中组、对照组左心瓣膜丝状物发生率分别为22.6%(21/93)、34.6%(18/52)、32.8%(63/192),MA组及脑卒中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组、脑卒中组、对照组二尖瓣丝状物发生率分别为7.5%(7/93)、14.5%(7/52)、15.1%%(29/192),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组、脑卒中组、对照组主动脉瓣丝状物发生率分别为18.3%(17/93)、26.9%(14/52)、27.1%(52/192),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46,p=0.104; x2=0.001,p=0.982)。
  结论: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微细丝状物与先兆性偏头痛未见明确关系,脑卒中与微细瓣膜丝状物之间也未发现明确关系,微细瓣膜丝状物属于良性变异可能性大。
  第二部分先兆性偏头痛卵圆孔未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
  目的: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了解卵圆孔未闭(PFO)发生率及形态特点是否与先兆性偏头痛有关。
  方法:随机选取先兆性偏头痛患者(MA)97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MWA)34例,健康对照组49例进行TEE检查。根据原发隔与继发隔之间有无缝隙及彩色多普勒有无过隔分流而诊断PFO,对于疑诊PFO的患者加做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TTCE)检查,根据右向左分流的有无最终判定是否存在PFO。
  结果:MA、MWA及正常对照组仅凭TEE所见房间隔形态结构和彩色多普勒诊断PFO的发生率分别为21.6%(21/97)、11.8%(4/34)、16.3%(8/49)。MA组PFO发生率似乎高于其他两组,但各组之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MA、MWA及正常对照组PFO的平均直径分别为2.0±1.1mm、1.3±0.5mm、1.6±0.5mm。MA组PFO直径大小似略高于其他两组,但各组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MA、MWA及正常对照组房间隔膨出瘤(ASA)的发生率分别为1.1%(1/97)、2.9%(1/34)、0%(0/49),各组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对TEE疑诊PFO者加做TTCE后最终确诊PFO的发生率,在MA、MWA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0.9%(30/97)、26.5%(9/34)、26.5%(13/49),但各组之间差异仍未见统计学意义。
  结论:仅仅依据TEE观测房间隔形态结构加彩色多普勒过隔分流对PFO的检出率偏低。加做TTCE后各组PFO检出率均有明显提高,但未显示PFO的发生率及形态特征与先兆性偏头痛有明确关系。
  第三部分先兆性偏头痛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结果的分析
  目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观测右向左分流来源及大小与先兆性偏头痛的关系。
  方法:随机选取先兆性偏头痛患者(MA)113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MWA)45例,以及健康对照组70例。采用手振生理盐水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TTCE),根据右心显影后左心房内是否有微泡出现、出现的时间及其与Valsalva动作的关系,以及微泡在左心房出现后的持续时间等判断右向左分流来源于PFO(PFO-RLS)或肺循环(P-RLS)。同时,根据进入左心腔的微泡数量对RLS进行半定量分级:1级为左心腔内出现1~10个微泡/帧图像;2级为11~30个微泡/帧图像;3级为31~50个微泡/帧图像,4级为51~100个微泡/帧图像;5级为>100个微泡/帧图像,或左心腔内充满微泡。对各组之间不同来源右向左分流半定量分级的发生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各组之间不区分右向左分流来源的总RLS半定量分级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PFO-RLS发生率在MA组、MWA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0.1%(34/113)、20.0%(9/45)、20.0%(14/70)。MA组PFO-RLS的发生率似高于MWA组和正常对照组,但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RLS发生率在MA组、MWA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9.3%(67/113)、64.4%(29/45)、61.4%(43/70),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RLS总发生率(即不区分RLS的来源,包括PFO-RLS和/或P-RLS),在MA组、MWA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7.9%(88/113)、62.2%(28/45)、74.3%(52/70),偏头痛组分别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MA与MW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来源右向左分流在各组之间的半定量分级作统计分析:PFO-RLS1~2级发生率在MA组、MWA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2%(7/113)、13.3%(6/45)、8.6%(6/70),各组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PFO-RLS3~5级的发生率在MA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23.9%(27/113)、6.7%(3/45)、11.4%(8/70),差异存在显著意义。P-RLS1~2级的发生率在MA组低于其他两组,34.5%(39/113)、42.2%(19/45)、55.7%(39/70),在M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RLS3~5级的发生率在MA组高于其他两组,24.8%(28/113)、22.2%(10/45)、5.7%(4/70),在M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区分RLS的来源(PFO-RLS和/或P-RLS),所有1~2级RLS发生率在MA组低于其他两组,31.9%(36/113)、42.2%(19/45)、55.7%(39/70),M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3~5级RLS发生率在MA组高于其他两组,45.1%(51/113)、28.9%(13/45)、15.7%(11/70),M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疑诊PFO者的右向左分流不仅可能来源于PFO,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肺循环。本研究显示先兆性偏头痛的发生与右向左分流的来源无明确关系,但与右向左分流的半定量级别有关。即来源于肺循环的右向左分流达到一定分流量后,也与先兆性偏头痛有关,此问题值得进一步研讨。

著录项

  • 作者

    翟亚楠;

  •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 授予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学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越;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偏头痛;
  •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造影剂; 偏头痛; 脑卒中; 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