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
【6h】

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回顾

1.2.2 国内文献回顾

1.3 研究价值、意义及方法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辩证分析

2.1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分析

2.1.1 共同的文化渊源--儒家思想

2.1.2 共享的价值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3 共建的同构原则--以人为本

2.1.4 共通的交汇路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2.2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性分析

2.2.1 理论范畴不同

2.2.2 核心内容不同

2.2.3 实现方法不同

2.2.4 现实目的不同

2.3 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分析

2.3.1 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企业文化的政治保障和思想前提

2.3.2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2.3.3 思想政治教育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2.3.4 思想政治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丌拓光明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3.1 实用主义激剧企业文化建设“利益共同体”的异向冲突

3.2 社会符号化特征桎梏企业发展的本原需求

3.3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社会责任的“知行合一”

3.4 文化冲突与整合是企业创新的博弈壁垒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

4.1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理论基础

4.1.1 需要论要求教育和管理回归人的本质

4.1.2 价值论引导新型价值观的时代整合

4.1.3 矛盾论推促国家、社会和人三者利益结合

4.1.4 实践论检验建立有效模式的最终标准

4.2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融合的现实需求

4.2.1 “人”的重塑成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

4.2.2 教育先进性与文化多样性呈现社会核心价值的显著特征

4.2.3 个人与企业的和谐共赢发展体现矛盾焦点

4.2.4 国际环境亟需实现西方管理文化的“中国化”对接

第五章 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路径探析

5.1 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实现生态企业文化建设

5.1.1 执政党意志引导完善企业信用平台

5.1.2 政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的政治认同

5.1.3 经济战略目标要求提升企业生态化

5.1.4 生态企业构建需突出和谐发展视角

5.2 教育过程中现实矛盾的化解促成利益冲突的良性转变

5.2.1 教育过程内外化统一:净化企业的文化环境

5.2.2 道德义务的法律转向: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

5.2.3 教育信息的科学反馈:提升企业评估有效性

5.2.4 教育主客体换位思考:正确疏导企业价值观

5.3 企业管理实践中东方哲学思维的重塑与民族文化本真的回归

5.3.1 解读企业管理蕴涵“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锋芒

5.3.2 回归民族文化本真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新起点

5.3.3 现代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更需凝聚企业的民族精神

5.4 企业网络文化促进人的道德与企业道德的双重构建

5.4.1 增强尊重与警示并行的网络道德生命力

5.4.2 促进人的道德与企业道德文化平衡统一

5.4.3 坚持网络教育与网络信息反馈机制并重

5.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

5.5.1 实现高校职业教育与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

5.5.2 注重高校教育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隐性化趋势

5.5.3 形成高等教育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合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出文化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国际化企业与企业核心价值观重塑逐渐成为引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际,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易陷入西方管理理论的异国囹圄,在难以跨越的现实困境中忽略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民族文化的本真。因此,在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应以“人的需要论”、“价值论”、“矛盾论”及“实践论”为二者理论契合点,突出执政党意志,延展东方哲学思维,按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规律及方法,努力探求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新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