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配电网线损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6h】

配电网线损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线损基本理论

2.1 线损基本概念

2.1.1 线损及线损率的定义

2.1.2 线损的分类

2.2 统计线损计算

2.3 理论线损计算

2.3.1 概述

2.3.2 理论线损计算的原理

2.3.3 配电网的等值电阻计算

2.3.4 常用理论线损简化计算方法

2.3.5 常用潮流计算方法

第三章 配电网线损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设计

3.1 配电网线损计算和分析工作的现状

3.1.1 各电能采集系统的建设情况

3.1.2 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现状

3.1.3 现状分析

3.2 系统总体设计

3.2.1 设计原则与目标

3.2.2 系统逻辑架构

3.2.3 系统物理架构

3.2.4 系统功能架构

3.3 采集设备设计

3.3.1 采集对象分类及采集要求

3.3.2 终端的设计

3.4 通信信道设计

3.4.1 信道的种类

3.4.2 通信信道的选择

3.5 主站总体设计

3.5.1 面向服务的总体架构

3.5.2 应用开发框架

3.5.3 主站硬件设计

3.6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技术

3.7 终端采集、监控一体化接入

3.7.1 功能设计

3.7.2 通讯框架及终端适配器设计

3.7.3 技术架构

3.7.4 主站信息采集流程

3.8 系统接口与应用集成技术

3.8.1 服务总线

3.8.2 与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无缝集成

3.8.3 与其他系统接口

3.8.4 跨系统的业务流程

3.9 实时损耗计算、监测与分析平台

3.9.1 损耗计算模型

3.9.2 功能设计

3.9.3 分线线损

3.9.4 分台区线损

3.9.5 分压线损

3.9.6 区线损

3.9.7 理论线损的计算

3.10 事项管理服务

3.10.1事项分类

3.10.2告警策略

3.10.3事项发布与订阅

3.11 系统功能设计

3.11.1功能结构图

3.11.2数据采集

3.11.3负荷控制

3.11.4终端运行管理

3.11.5运行监测

3.11.6事项管理

3.11.7远程抄表

3.11.8配变监测功能

3.11.9实时线损计算、监测与分析

3.11.10电能质量分析

3.11.11需求侧管理及市场分析预测

3.11.12有序用电管理

3.11.13预购电管理

3.11.14统计报表

第四章 系统建设应用情况与成效分析

4.1 系统建设应用情况

4.2 系统运行成效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1.1 应用特点

5.1.2 设计的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核心的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电力供过于求以及电煤价格市场化使供电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压力。目前,供电企业正尝试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通讯技术和配网自动化技术,整合现有的分散、孤立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一个应用高度集成、信息高度共享、运转通畅、科学规范的配电网线损在线监测和分析系统,以有效降低线损,实现电网经济运行。
   本文针对以上难点讨论了配电网线损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设计方案研究过程。文中主要分析了系统设计采用的几个关键技术,如电能量采集及防窃电技术、不同类型终端采集监控的一体化接入、营配系统间信息交互共享、在线线损的计算和分析及基于GIS网络拓扑的理论线损计算等,并最终给出了系统整体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