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6h】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宏观背景及意义

1.1.2 微观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动态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1.2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2.2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动态

2.2.1 生态足迹法简介

2.2.2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第三章 电力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3.1 电力与经济、资源、环境关系分析

3.2 电力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指标权重确定

3.2.3 协调度测量模型

3.3 实例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电力生态足迹模型研究

4.1 生态足迹理论

4.1.1 生态足迹基本概念

4.1.2 生态足迹模型

4.2 电力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4.2.1 电力消费资源账户

4.2.2 电力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4.3 实例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电力生态承载力模型研究

5.1 生态承载力基本概念

5.2 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

5.2.1 土地面积法

5.2.2 资源产出法

5.3 电力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

5.4 实例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经济模式下电力发展可持续性预测分析

6.1 电力发展可持续性含义

6.2 电力发展可持续性预测模型

6.2.1 经验模式分解方法

6.2.2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电力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

6.3 基于“牧童经济”电力发展可持续性预测分析

6.3.1 “牧童经济”理论

6.3.2 “牧童经济”模式下电力生态足迹和电力生态承载力预测

6.4 基于生态阈值电力发展可持续性预测分析

6.4.1 电力发展阈值选择

6.4.2 基于生态阈值电力生态足迹和电力生态承载力预测

6.5 基于“宇宙飞船经济”电力发展可持续性预测分析

6.5.1 “宇宙飞船经济”理论

6.5.2 “宇宙飞船经济”模式下电力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

6.6 三种经济模式下电力发展可持续性对比分析

6.7 小结

第七章 节能减排双目标下电力可持续发展规划

7.1 节能减排双目标下电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7.2 节能减排双目标下电力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型

7.3 节能减排双目标下电力可持续发展运行考核模型

7.3.1 企业生产节能减排运行考核优化模型

7.3.2 居民生活节能减排运行考核优化模型

7.4 节能减排双目标下发电置换优化模型

7.4.1 发电节能减排双目标优化模型

7.4.2 区域之间发电节能减排联合优化模型

7.5 实例分析

7.5.1 电力发展规划实例

7.5.2 协调性分析

7.6 小结

第八章 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8.1 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

8.1.1 强化全民的“碳教育”

8.1.2 打破能源的“碳闭锁”

8.1.3 调整生产的“碳结构”

8.1.4 捍卫合理的“碳权利”

8.1.5 倡导消费的“碳绿色”

8.2 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

8.2.1 建立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8.2.2 建立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统计账户体系

8.2.3 建立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可持续续发展规划体系

8.2.4 建立基于生态承载力阈值的可持续发展考核体系

8.2.5 建立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交易体系

8.2.6 建立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税费补偿机制

8.3 电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政策

8.3.1 抓好不可再生能源使用出口的末端性治理

8.3.2 坚持可再生能源连续性转换

8.3.3 探索非能源生产方式的断绝性替代

8.4 山西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8.4.1 山西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8.4.2 发电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8.4.3 供电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8.4.4 用电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展开▼

摘要

论文以生态承载力为约束,以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和电力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山西省为例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对电力发展占用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分析,寻求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研究目前电力工业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了电力与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电力与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测量模型,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
   第二,通过分析现有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相关理论,结合电力工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电力生态足迹的概念,并从电力工业的发电、供电、用电三个环节考虑,构建了基于资源和环境的电力消费资源账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力生态足迹模型,并提出了输电走廊影响因子的概念,对输电线路占用土地面积的生态足迹计算做出了修正;然后以山西省电力工业为例进行了测算。
   第三,在电力生态足迹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电力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的建立。根据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结合电力工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万元GDP电耗占万元GDP能耗的比例来代表电力工业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承载力份额,修正了水力发电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力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并以山西省电力工业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
   第四,为寻找更为恰当的电力发展模式,应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和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电力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并以山西省为例对“牧童经济”、生态阈值约束、“宇宙飞船经济”三种模式下电力发展可持续性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
   第五,基于我国政府制定的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首先建立了节能减排双目标下电力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型,然后根据电力发展规划,分别给出了企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节能减排考核优化模型,着重研究了发电生产节能减排问题,建立了节能减排双目标下发电置换优化模型。最后,以山西省为例,给出了2009-2020年山西省电力发展规划目标,并基于该规划目标分析了电力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第六,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资源、电力四个方面提出了的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求对帮助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