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管输系统压火用传递特性研究
【6h】

管输系统压火用传递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第2章(火用)与(火用)分析

第3章(火用)传递基础理论

第4章数学物理模型

第5章压(火用)传递系数的优化方法

第6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出发,结合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回顾了火用概念的发展过程,在系统的学习了火用分析方法和火用传递理论的基础上,对绝热流动过程中压火用传递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简化绝热流动过程,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并在火用传递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在忽略管道散热损失和流体沿管道流动方向的温度变化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假设条件,导出了绝热流动过程中流动充分发展段压火用传递系数的数学表达式。取电厂主蒸汽管道中一段平直管段为热力系统,结合实际的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在利用伯努利方程和相关的经验公式求得管道轴向截面平均压力分布的前提下,计算了该热力系统的压火用传递系数,并计算出了管道沿轴向方向的压火用传递系数的分布,以及压火用流密度的分布,对管道的火用损分布有了客观认识。并提出了提高压火用传递系数的方法。同时利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该热力系统进行了用能分析,将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从火用传递方法的计算结果和火用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中,得出两者对压火用传递效率的计算结果相吻合的结论。通过分析揭示了用能过程中,不可逆因素对实际过程的影响,以及在实际过程中推动力对火用的传递和转换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优化方法,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