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油田6-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与方案评估的研究
【6h】

油田6-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与方案评估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油田6-10kV配电线路容易发生雷害事故,油田生产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开展油田6-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研究,对油田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本文运用风险矩阵的评估理论对吉林油用6-10kV配电线路的雷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线路划分为最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一般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最高风险区这5个不同的风险等级,为后续针对性防雷措施的研究和制定奠定了基础,也可给差异化防雷提供参考。
   本文运用ATP-EMTP建立了油田实际线路的仿真模型,分析了架设避雷线、安装避雷器、安装保护间隙、降低接地电阻等多种措施的防雷效果,仿真及计算结果表明:1)避雷线能有效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其雷击跳闸率,与线路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相比,架设避雷线使线路雷击跳闸率从2.82[次/(100km·年)]降低到1.73[次/(110km·年)],雷击杆塔塔顶和避雷线档距中央时,使得线路的耐雷水平从1.47kA分别提高到9.36kA和14.21kA。2)与线路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相比,每隔3杆安装一组避雷器时,雷击跳闸率从2.82[次/(100km·年)]降低至2.47[次/(100km·年)];雷击避雷器安装杆塔顶时,线路耐雷水平从1.47kA提高到5.30kA;所有杆塔都安装避雷器后理论上线路耐雷水平足够高,雷击跳闸率接近于0;易击杆两侧的3个杆塔都应安装避雷器,耐雷水平可提高至126.9kA;易击相全部安装避雷器使得耐雷水平从1.47kA提高到11.10kA。3)油FR线路P-15型绝缘子保护间隙距离应选择14.6-15.8cm之间,安装保护间隙使雷击跳闸率由2.82[次/(100km·年)]略微增大到2.84[次/(100km·年)]。
   基于以上仿真分析,结合各项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及雷害风险评估结果,得到不同风险等级线路的防雷方案:最低风险区的线路,采用保护间隙与自动重合闸组合,加强已有防雷设施的维护;较低风险区的线路,若线路无避雷器,则易击杆及该杆两侧的3个杆塔均安装避雷器,其余线路隔3杆安装一组避雷器,易击相全部安装避雷器,降低避雷器的接地电阻;若线路已安装避雷器,接地电阻不合格的要降低至符合要求;一般风险区的线路,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措施,降低接地电阻;较高风险区的线路,采用全线安装避雷器的措施,降低接地电阻;最高风险区的线路,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且杆塔全部安装避雷器的措施,降低接地电阻。最后在以上研究基础之上,开发了一套油田线路防雷分析系统以方便用户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