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研究
【6h】

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本文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综述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特征

2.1.2 内部控制要素

2.1.3 内部控制的目标

2.2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理论研究

2.2.1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2.2.3 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

2.3 内部控制质量及其评价的界定

2.4 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范围的界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内部控制审计中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内部控制审计中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及含义

3.2.1 控制环境

3.2.2 风险评估

3.2.3 控制活动

3.2.4 信息沟通

3.2.5 内部监督

3.3 内部控制审计中内部控制质量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F-ANP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4.1 F-ANP理论基础

4.1.1 模糊综合评价

4.1.2 三角模糊数

4.1.3 网络分析法

4.2 基于F-ANP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模型

4.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4.2.2 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模糊网络结构

4.2.3 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模型的应用步骤

4.2.4 模型原理解释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部控制质量评价实例

5.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5.2 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5.2.1 控制环境

5.2.2 风险评估

5.2.3 控制活动

5.2.4 信息沟通

5.2.5 内部监督

5.3 M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

5.3.1 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因素集

5.3.2 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语集

5.3.3 获得单因素模糊判断矩阵

5.3.4 确定F-ANP权重

5.3.5 得出评价结果

5.3.6 分析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内在机制。美国安然、世通财务舞弊案件发生后,各国监管机构将监管重心从单纯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信息质量,转向财务报告本身信息质量与建立健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并重。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我国财政部会同相关部委先后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一样,成为经常性、周期性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价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内部控制审计中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其次,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理论,包括内部控制的概念、要素、目标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及其特征、内容和意义,并对内部控制质量及其评价的概念和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再次,本文在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上,构建了内部控制审计中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中考虑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内部监督等五大要素;最后,本文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构建了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的评价模型,在确定权重的过程中引入了三角模糊数的概念,并运用该模型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M公司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M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结果,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对企业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提供更全面、客观的内部控制信息,同时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并及时防范,并有助于投资者深入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情况、投资风险和投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