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WEB的线损统计分析系统
【6h】

基于WEB的线损统计分析系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WEB的线损计算系统研究现状

1.2.2 理论线损研究现状

1.2.3 统计线损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2章 WEB技术及线损计算理论

2.1 WEB技术

2.1.1 WEB服务的工作方式

2.1.2 WEB数据库访问技术

2.1.3 ASP技术

2.1.4 Oracle数据库及PL/SQL语言

2.2 统计线损计算

2.2.1 电量关系

2.2.2 电能计量与统计

2.2.3 统计线损计算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设计

3.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2.2 软件体系架构设计

3.3 系统主站设计及功能

3.3.1 系统主站结构设计

3.3.2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3.4 系统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设计

4.1 基于关口属性的线损计算

4.1.1 关口基本理论

4.1.2 关口属性

4.2 数据库结构设计

4.2.1 数据需求分析

4.2.2 数据库设计

4.3 公式生成及电量合计

4.3.1 公式生成

4.3.2 电量合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总体介绍

5.2 系统功能及界面展示

5.2.1 系统管理功能及界面展示

5.2.2 运行管理功能及界面展示

5.2.3 统计分析功能及界面展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考虑到当前统计线损计算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如传统人工统计工作量大、效率低,利用软件计算时公式录入繁琐,实际电力系统中常常有新设备的投运或是部分系统元件的产权范围出现变化导致电量计算公式的变化,进而需要人工对公式进行修改等,提出了开发基于WEB的线损统计分析系统。
  首先本系统基于web可以有效地整合营销系统、DMS系统、GIS系统等,可以减少系统的重复开发,方便地提取线损统计分析所需要的信息。其次本系统以关口属性为标识,实现电量计算公式的自动生成,提高了电量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避免了人为操作所引起的误差。同时系统引入关口属性管理功能,可以实现电量计算公式的自动调整,避免了诸如新增关口或关口属性变更后没有及时修改电量计算公式所造成的电量统计误差。最后本系统将电量的计算逻辑在PL/SQL语言中实现,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
  该系统面向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基于web整合了多个电力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实现了电量计算公式的自动生成、自动修改,这对于减轻线损专工的工作量,提高线损统计的效率,避免人工操作所带来的误差等问题意义重大。同时该系统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得出准确的线损率和线损分布,为实际工作中制订节能降损措施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于锰;

  •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学科 计算机技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林海,缪彬;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M933.112;TP393.09;
  • 关键词

    WEB技术; 线损统计系统; 误差信息; 分布规律; 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