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生产性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以重庆地区为例
【6h】

农业生产性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以重庆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选题动机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意义

1.7 创新之处

1.8 农业生产性景观的相关概念

第2章 重庆地区农业生产性景观的特点及分析

2.1 自然资源特点

2.2 人文特点

2.3 重庆地区农业生产性景观的优劣势

第3章 国内外农业生产性景观实例及借鉴与思考

3.1 国外农业生产性景观实例

3.2 国内农业生产性景观实例

3.3 借鉴与思考

第4章 重庆地区农业生产性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

4.1 农业生产性景观空间格局设计策略

4.2 农业生产性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4.3 农业生产性景观营造策略

4.4 农业生产性景观设计方法

第5章 实践案例——以重庆南川金佛湾一期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5.1 项目概况分析

5.2 项目规划设计

5.3 农业生产性景观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应用

第6章 结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农业生产性景观被众多学者和景观从业者研究和实践,因为它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本地区文化的强调,并对景观地域特色的重视。如今,一部分现代景观盲目的重视观赏性,引进其他地区的动植物,造成生态的破坏和失衡,失去本土的特色,造成文化的流失。因此,不得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本论文把重庆地区的农业生产性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构建富有重庆特色的农业生产性景观,对保护本地区文化、维护本地区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对重庆地区农业生产性景观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其包含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分析研究重庆农业生产性景观的优劣势。再对国内外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实例进行详细论述与剖析,以尊重环境,因地制宜;多方维度,营造景观;注重地域,回归文化三点作为重庆地区农业生产性景观设计的借鉴与参考。适合重庆地区农业生产性景观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从空间格局设计策略、要素设计策略、营造策略、设计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表述,并用相关实践案例与调研案例进行论证。空间格局设计策略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生态模式;通过山地、水系、道路、农田、建筑、文化阐释各个要素具体的设计策略;营造策略则针对生态、观赏、参与性、地域特征、经济效益五个方面;设计方法采用模仿法、原真法、增减法、循环再生法、组合法。以上归纳总结的设计策略与方法运用于实践设计,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丰富并补充农业生产性景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