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IS局部放电UHF检测系统性能现场校核方法
【6h】

GIS局部放电UHF检测系统性能现场校核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局放视在放电量与UHF信号关系

1.2.2 GIS局部放电UHF检测系统现场校核方法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GIS局放UHF检测系统校核基础理论

2.1 GIS中UHF电磁波传播特性

2.1.1 同轴波导

2.1.2 圆波导

2.1.3 矩形波导

2.2 UHF传感器

2.3 UHF检测系统

2.4 S参数矩阵

2.5 局部放电UHF检测系统校核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等效注入场强校核方法的关键技术研究

3.1 局放信号与注入脉冲的等效性

3.2 现场校核用放电模型

3.3 现场校核用脉冲源

3.3.1 脉冲宽度对校核的影响

3.3.2 脉冲上升沿时间对校核的影响

3.4 外置传感器注入方式的可行性

3.4.1 外置注入方式校核内置传感器

3.4.2 外置注入方式校核外置传感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参量的局放UHF检测系统校核方法

4.1 校核原理

4.2 等效5pC放电量的评价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GIS局部放电检UHF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GIS绝缘状态检测与评估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各设备制造厂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UHF检测装置灵敏度低、UHF传感器配置方案不合理;加之现场恶劣的运行环境,投运后的部分UHF检测装置性能下降,最终导致实际的检测效果不佳,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价值。故有必要对出厂或投运的UHF检测装置进行校核。
  本文研究了典型缺陷放电的时频特征及经相同GIS结构的衰减特性,脉冲源关键指标对注入UHF信号时频特性的影响,外置注入方式(通过裸盆子和浇注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不同外置传感器对注入UHF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放电量下不同缺陷的时频特征不同,但经相同GIS结构后的衰减量基本一致;相同注入幅值下,脉冲源的上升沿时间和脉冲宽度不同,注入UHF信号时频特性不同,在一定脉冲宽度和上升沿时间内,经相同GIS结构的衰减量基本一致;通过外置传感器子注入UHF信号校核内置传感器的方式不可行,但校核外置传感器可行;经过相同结构,局放UHF信号衰减量大于注入信号衰减量。
  论文提出了基于S参量的局放UHF检测系统校核方法。采用仿真和实验的方式,分析了该方法与注入脉冲校核方式之间的等效性,研究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出了满足不同灵敏度要求(如5pC放电)时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基于S参量的局放UHF检测系统校核方法可行且有效,对于GIS UHF检测系统出厂和现场校核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