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6h】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汇率变动对货物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基础

2.1 汇率和货物出口贸易相关概念界定

2.1.1 汇率相关理论

2.1.2 货物出口贸易相关概念

2.2 汇率变动对货物出口贸易影响的相关理论

2.2.1 弹性分析理论

2.2.2 吸收分析理论

2.2.3 货币分析理论

2.2.4 时滞效应

2.2.5 不完全传递理论

2.3 汇率变动对货物出口贸易影响的作用机制

2.3.1 商品价格变化

2.3.2 国内物价水平变化

2.3.3 收入变化

2.3.4 支出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我国货物出口贸易的发展概况

3.1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分析

3.1.1 1949-1980经济封闭时期

3.1.2 1980-1994双重汇率制时期

3.1.3 1994-2005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时期

3.1.4 2005-2016 新一轮汇率改革时期

3.2 1994-2016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分析

3.3 我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概况

3.3.1 出口规模

3.3.2 主要贸易伙伴国

3.3.3 外资对出口影响情况

3.3.4 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3.4 汇率变动和我国货物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初步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影响的模型构建

4.1 计量模型的确定

4.2 VAR模型构建

4.2.1 平稳性检验

4.2.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3 VAR模型表达式

4.2.4 脉冲响应函数

4.2.5 方差分解

4.3 VAR模型经济变量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样本数据的选取和说明

5.2 向量自回归过程分析

5.2.1 变量平稳性检验

5.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5.2.3 VAR模型滞后期选择及参数估计

5.2.4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5.2.5 脉冲响应

5.2.6 方差分解

5.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2 企业层面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贸易往来更加深入,互联网科技的普及以及密集化的物流网络为全球商品进入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作为贸易纽带的汇率在跨国交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汇率可以对贸易商品进行价格转换,可以作为衡量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价格指标,是调节国际经济的直接手段,从侧面展现了一国的综合经济水平。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调整汇率制度平衡国际贸易收支,汇率通过自身的改变影响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以及数量,进而影响到一国的出口贸易。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在汇率政策的制定及调整上不断做出努力,2005年汇改把汇率制度由固定汇率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2015年汇改调整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使得我国汇率的确定更加市场化。2017年发生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事件,例如特朗普新政、英国脱欧、意大利和法国大选,以及韩国、巴西等出现的一些不确定性事件,都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性。我国积极推行的“一带一路”政策加强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同时也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增加了不确定性。此时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波动较为频繁,分析汇率对于我国货物出口贸易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货物出口贸易影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从理论上界定了汇率和出口贸易的相关理论,对汇率和出口贸易关系的经典理论进行阐述,并介绍了我国汇率变动情况和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概况。然后通过建立货物出口贸易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对模型中运用到的指标进行选取和赋值,最终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我国货物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本文选取的经济数据均不平稳,但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检验结果为平稳,符合模型应用条件。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货物出口额的Granger成因。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短期内对我国货物出口额存在负向影响。据此对我国货物出口企业以及我国政府提出合理建议。认为政府应积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加快金融市场发展,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货物出口企业应从自身出发,识别风险并对风险进行预判,同时采取各种措施规避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