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大鼠“内关”穴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的生物化学研究
【6h】

针刺大鼠“内关”穴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的生物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针灸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综述2: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模型的制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及分组

1.2动物模型

1.3穴位选取

1.4电针参数

1.5取材

1.6样品制备

1.7检测指标及方法

1.8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分析

2.1电针对MI/R损伤大鼠下丘脑中B-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2.2电针对MI/R损伤大鼠延髓中B-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2.3电针对MI/R损伤大鼠血清N0含量的影响

2.4电针对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N0含量的影响

2.5电针对MI/R损伤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2.6电针对MI/R损伤大鼠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2.7电针对MI/R损伤大鼠血清IL-8含量的影响

讨论

3.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

3.1.1内皮损伤

3.1.2自由基损伤

3.1.3中性粒细胞聚集

3.1.4缺血后心肌功能紊乱-心肌顿抑

3.2阿片肽与针刺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3.2.1阿片肽与阿片肽受体

3.2.2 EOP与心血管功能

3.2.3 EOP在针刺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3.3一氧化氮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3.4针刺抗氧化作用与心肌缺血的改善

3.5针刺改善心肌缺血与IL-8的关系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针灸治疗冠心病疗效肯定.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改善心肌缺血后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促进心肌恢复正常代谢,调节心肌收缩力,纠正心律失常及具有抗氧自由基作用.我们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动物模型基础上,针刺双刺内关穴,从针刺对心血管调节中枢(下丘脑和延髓)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针刺对血清、心肌组织NO的影响;针刺抗氧化作用及针刺对炎症介质(IL-8)的调节作用,四个方面探讨针刺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该研究表明,针刺内关穴可能通过调节心血管中枢的β-内啡肽的代谢,起到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大量NO,同时伴有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针刺通过抑制NO的过度增加,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受损心肌.此外,炎症介质可能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针刺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

著录项

  • 作者

    李容;

  •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授予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学科 中西医结合基础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友京;
  • 年度 200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内科;
  • 关键词

    针刺; 内关穴;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血管疾病; 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