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6h】

论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文章内容安排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观点

一、现代信用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信用风险的概念及成因

(二)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二、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一)专家系统

(二)评级方法

(三)Z评分模型和ZETA评分模型

三、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一)信用监控模型

(二)在险价值方法(信用度量制方法)

(三)宏观模拟-麦肯锡模型

(四)保险方法

(五)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方法的比较

四、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应用

(一)信用资产的合理定价

(二)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和资本的合理配置

五、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亟待提高

(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新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三)适应风险管理发展趋势,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注释和参考文献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现有资料,简要介绍专家制度、评级方法、Z评分模型和ZETA模型等古典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当前在国际金融领域比较流行的四大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即KMV公司的信用监控模型、J.P.摩根银行的信用度量制模型、麦肯锡公司的宏观模拟模型以及瑞士信贷银行的Credit Risk+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这些方法在国际金融界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和相当大的发展,在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运用领域和前景,可广泛应用在信用资产的合理定价、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和资本的合理配置等方面.但是,由于信用风险自身存在着诸如分布不对称、数据匮乏等理论和实际问题,而且各界对具体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未达成共识,每个模型都存在着不足,尚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因此可以说该研究领域目前正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及进一步的发展当中.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取得了重大进步,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建立类似于信用风险度量制等高级银行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条件,还需在多方面开展工作.同时,笔者根据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分析各商业银行现有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重新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思路,以及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魏彦军;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朱忠明;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货币流通和信用;
  •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度量; 方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