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临床数据挖掘的苦酸制甜法治疗糖尿病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6h】

基于临床数据挖掘的苦酸制甜法治疗糖尿病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苦酸制甜法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探讨

1.现代糖尿病中医概述

2.苦酸制甜法的立论依据

3.常用苦酸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4.前期实验研究

5.小结

参考文献

二、苦味药和酸味药的药性理论及苦酸配伍的临床应用

1.中药性味理论概述

2.苦味药的作用及临床配伍规律

3.苦味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4.酸味药的作用及临床配伍规律

5.酸味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6.苦酸配伍的源流及发展

参考文献

三、导师常用苦酸制甜药对分析

1.黄连乌梅

2.黄连生山楂

3.黄连白芍

4.黄连山萸肉

5.黄连五味子

6.黄连酸枣仁

7.黄芩白芍

8.黄柏山萸肉

9.栀子山萸肉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2.病例纳入标准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5.讨论

6 结语

结论

致谢

展开▼

摘要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控制血糖始终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相对降糖西药而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仍然表现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改善方面,单纯中药降糖始终无法取得重要突破,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
   导师仝小林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及经典中的相关论述,发现古代消渴与现代糖尿病内涵迥异,由此系统总结了现代糖尿病病机及病程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导师根据自然界中苦酸与甜对立的规律,结合《黄帝内经》中性味配伍的相关理论,首创了苦酸制甜法治疗糖尿病。该法既针对糖尿病以火热为本的病机,又直接针对高血糖,同时,对血脂、体重、血压等影响血糖控制的其他代谢异常因素也有综合调控作用,为标本兼治之法。
   本研究通过构建糖尿病结构化信息采集数据库,门诊收集整理糖尿病患者的专病病例数据,并录入数据库,以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数值下降0.4%或空腹血糖(FBG)数值下降1mmol/L为疗效判定标准,筛选出有效治疗病例1321例(3021诊次),再通过数据挖掘系统,筛选出应用苦酸制甜药对的病例945例(1886诊次),进而以数据为基础,以疾病为模块,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以及基于关联规则的无尺度网络模型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了导师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苦酸制甜药对所对应的症状、证候规律,与他药的配伍规律,并通过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常用苦酸制甜药的剂量频数分布情况,总结了每味药的临床常用有效治疗剂量,同时分析了不同血糖水平情况下黄连的剂量应用规律。从而将导师的临床经验归纳提升为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可供推广应用的糖尿病治法理论,不仅对提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也为中药新药的临床研发提供了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