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海关监管创新研究——以区域整合功能优化的政策过程为中心
【6h】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海关监管创新研究——以区域整合功能优化的政策过程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第2章 自由贸易区、自由港、保税港区监管政策比较

2.1 自由贸易区介绍

2.2自由港介绍

2.3自由贸易区带给保税港区的启示

第3章 前湾保税港区建设情况

3.1规划建设情况

3.2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监管通关方案介绍

3.3青岛保税港区、青岛保税区、青岛保税物流园区介绍

3.4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优势分析

第4章 保税港区政策执行的宏观五难-源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方案设计和执行缺陷

4.1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法律化的空白

4.2政策执行主体的交叉缺位

4.3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渐进性和功能差异问题

4.4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特惠政策碎片化现象

4.5保税港区发展核心政策问题

第5章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区域整合中政策执行的微观四难

5.1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统一信息系统未能实现

5.2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整合规划方案未能执行到位

5.3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海关现场代码未能统一

5. 4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区域划分的失误和影响

第6章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优惠政策执行中不足

6.1机构整合不到位,政策执行中存在多头执行问题

6.2政策中断现象,造成优惠政策无法落地

6.3选择性执行问题影响优惠政策推进

6.4政策措施不完整,造成政策执行存在障碍

6.5功能性不足造成无法实现保税港区政策优势

6.6法律法规限制影响了保税港区政策的执行

6.7政策附加现象影响了保税港区政策的发挥

6.8政策落实规范性、可操作性不强直接影响保税港区政策的执行

第7章 优化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政策执行环境

7.1优化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促进保税港区政策执行目标实现

7.2提高政策的内部规制能力,推动政策执行到位

第8章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政策执行定位和海关监管创新途径

8.1依托保税港区政策优势,迈向自由贸易园(港)区

8.2政策执行定位:保税港区海关监管模式创新

8.3明确海关监管创新的目的,优先发展口岸物流业务

8.4夯实海关监管创新基础,科技先行,提高监管技术水平

8.5“一线适当放开、二线有效管住、区内自由流动”的海关创新监管模式

8.6依托监管模式创新,带动口岸物流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着重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如何优化整合现有港区功能、有效合理用好保税港区政策的角度出发,结合海关监管工作的实际,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和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进经验,提出保税港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挥政策优势,进行海关监管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健康、快速发展。
  文中分析了国际上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新加坡、纽约自由贸易区物流功能和优惠政策的简单介绍,将自由贸易区的物流功能和监管模式与我国保税港区进行了政策比较分析。同时介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2008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后至今的规划建设情况,分析保税港区涉及的青岛保税港区、青岛保税区、青岛保税物流园区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特点和功能,并进行功能政策比较。
  通过政策分析,文中指出了目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宏观、微观的困难,从政策执行定位出发提出优化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政策执行环境和海关监管创新途径,树立“一线适当放开、二线有效管住、区内自由流动”的海关监管理念,发挥出口入区退税、进口保税的政策优势,建立港区拼箱中心,积极争取特惠政策促进国际中转、商品展示等业务开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