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权变理论的中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6h】

基于权变理论的中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的结构与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基本理论和文献回顾

2.1 风险和风险管理

2.2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

2.3 保险公司风险监管理论

2.4 风险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战略

3.1 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3.2 我国保险公司生命周期战略分析

3.3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战略

3.4 不同性质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险公司风险治理机制

4.1 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

4.2 风险治理及风险治理框架

4.3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

4.4 保险公司的风险治理框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

5.1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过程及遵循的原则

5.2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工具

5.3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技术运用的权变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论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到1990年,我国把保险看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1990年,我国才把保险公司看作企业,开展风险管理理论研究。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研究文献开始增多。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该框架拓展了原来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保险业高度重视该理论,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
  近30年以来,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研究随行业发展而发展。1998年以后,在中国保监会的引导和各高校积极参与下,保险风险管理研究如火如荼。然而,与其他相关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相比,保险领域的研究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1.国际上保险研究落后于银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巴塞尔协议已经成为世界上通用的银行业监管标准,而保险业尚无能够指导世界各地保险公司的统一规则;2.从国内看,把保险作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研究始自于1990年,至今20余年,保险专业的高校学科建设和社会研究力量不足,短期难以克服。3.保险业风险意识不充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投入相对不足。截止2013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151.3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额8.2万亿元,两者相差17倍,行业规模的巨大差距导致了保险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银行业。
  国内保险理论研究相对匮乏导致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创新相对不足。目前,国内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较少关注保险公司的战略或治理,尤其在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技术与战略、治理相结合方面,研究文献极少,这就为研究选题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企业战略正确、治理机制健全,风险管理技术才可能较好地发挥作用。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是风险,风险在不断变化,保险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权变理论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是研究解决变化中的问题的有效指导理论。以权变理论做主线,研究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技术的统筹运用,搭建一套基于权变理论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具有理论研究上的可行性,这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文在第一章介绍了包括研究背景、思路、方法、结构等在内的全文总纲之后,从第二章开始深入剖析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析研究的主题。
  第二章界定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明确了风险管理是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通过选择适当的方法,把风险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并从中寻找价值增值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的“价值增值”理念直接突破了传统的风险管理理念,与现代最新的风险管理理念接轨。在进一步明确保险公司的风险和分类,以及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之后,本文对国内外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提炼了保险公司风险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保险公司风险监管理论、相关的管理理论,为后续研究做了铺垫。
  第三章研究了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战略问题。战略是基于现实的。研究战略首先需要研究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现状。传统风险管理模式已经确认存在许多不能满足现实之处,全面风险管理在理论上已经开始受到质疑,在实务操作中很多公司达不到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但是其全面的思想值得借鉴。我国的很多保险公司并不适合直接采用全面风险管理战略,必须自我加强风险管理,确定合适的风险管理模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制定企业战略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我国保险公司制定企业战略时必须考虑所在的周期阶段。保险公司制定企业战略时,在远景规划方面最核心的企业愿景的描述应该简洁概括;在内部因素方面主要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在外部环境方面需要考虑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个层次。保险公司需要把风险管理从策略层面提高到战略层面。在对我国保险公司风险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对保险控股集团、单一业务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战略分别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四章研究了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治理问题。研究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需要从保险公司的业务特性着手。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保险公司风险治理机制有效实施的前提。公司治理是一个持续不断改善的动态过程,并不存在最好的模式,需要不断完善。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配套的风险治理架构,需要纳入企业战略整体思路加以考虑,综合考虑内外部治理要素。建立保险公司的风险治理机制,需要确认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风险管理框架,二是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因素包括风险文化、风险偏好框架等,这些要素通过风险治理架构下的各个部门、岗位实现。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制定的三道防线模式是有效风险治理结构的一种保障机制。
  第五章研究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可以区分为风险管理过程和风险管理工具。保险公司开展风险管理遵守与一般风险管理过程同样的基本流程。保险公司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运行机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制定风险管理战略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过程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二是风险治理架构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过程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三是风险文化为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过程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支撑;四是信息系统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过程有效发挥作用的载体。保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系统能够为风险管理过程提供有力手段。保险公司开展风险管理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同时需要考虑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各类风险之间的交互影响。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实践中的风险管理工具趋于标准化。保险公司在运用风险管理技术的时候,应把握几个原则,有效发挥多种技术的综合效果。一是风险管理技术服从风险管理战略的原则;二是全面风险统筹规划和具体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三是风险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四是风险管理的定量技术和定性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五是风险的自我评估、审计监督和独立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了理论概括,认为保险公司需要用权变理论指导开展风险管理;依据生命周期阶段、自身性质等因素制定和调整风险管理战略;根据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治理机制;需要统筹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力求更好的风险管理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权变理论为主线,以战略、治理和技术为维度的“一条主线、三个维度”的保险公司权变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保险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必须在坚持权变理论的前提下,以风险战略为指导,建立合理的风险治理机制,综合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权变”引入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二是把战略、治理和技术综合起来,研究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理论。三是基于中国情境下的实地访谈使得研究视野非常鲜活,超出了单纯的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范畴。四是搭建了以权变理论为主线、以风险管理战略、风险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技术为维度的保险公司权变风险管理理论。
  由于本人研究能力的限制以及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析对象的范围可以更广泛一些。本文访谈的保险公司以大、中型保险公司为主,少量为小型保险公司,由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否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二是本文限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只能在我国保险公司中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保险公司进行访谈,无法访谈更多的保险公司。三是部分研究结论的严谨性有待进一步推敲。对以上存在的不足,作者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