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构化信托产品设计中的利益输送法律研究——银河证券代旭案分析
【6h】

结构化信托产品设计中的利益输送法律研究——银河证券代旭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文献综述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结构化信托概述

2.1 信托概述

2.2结构化信托简介

2.3 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案情简介

3.1 “代旭案”回顾

3.2 案件引发的争议

第四章 本案争议焦点分析与考察

4.1 外贸汇鑫46号设计是否合理

4.2 外贸汇鑫46号信托产品的运营过程是否合法

4.3 “代旭案”的法律适用问题

第五章 完善结构化信托业务的建议

5.1 明确监管机构

5.2 加快信托业立法

5.3 发挥信托业协会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托业迅速发展,信托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其中结构化信托产品以其分级性和灵活性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和信托公司的青睐。
  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的实质是利用信托受益权的可分割性,将信托计划划分成风险收益不同的两部分,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而在实践中,创新型的结构化设计在给信托产品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存在人为进行利益输送的嫌疑,究其原因是在结构化信托产品中,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和投资顾问往往处于主导地位,优先级部分的投资者由于存在天然的信息不对称,呈现出“固定给付,被动出资”的局面,而劣后级部分的投资者利用高杠杆的资金配比以谋求超额回报。与此同时,加之结构化信托产品在设计、运行过程中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这就为部分金融从业人员利用结构化信托产品做掩护进行利益输送,以求规避行业监管。
  本文将以银河证券“代旭案”作为案例研究的分析对象,重点阐述在结构化信托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利益输送及法律问题。本文首先阐述结构化信托产品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我国当前的信托法律的整体框架;其次本文将对“代旭案”的案情做基本介绍,重点介绍涉案的信托产品;然后本文以我国现有的信托法律法规为依据,从结构化信托产品的设计、结构化信托产品的运作以及案件的法律适用三个角度剖析“代旭案”焦点和争议之处,揭示此类案件的作案手法和法律雷区,为我规范我国结构化信托产品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为我们未来加强信托法律的制定和行业监管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