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沪港通背景下沪港两市联动效应分析
【6h】

基于沪港通背景下沪港两市联动效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 言

1.1 概述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概况

2.1 沪港两地证券市场发展概况

2.2 沪港通概况

第三章 数据选取与实证方法设计

3.1 实证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3.2 实证方法的选取

第四章 沪港两地股市联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相关系数分析

4.3 平稳性分析

4.4 协整关系分析

4.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4.6 方差分解分析

4.7 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实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沪港通的概念在原来07年港股直通车基础上应运而生。沪港通是指沪港两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获批的券商购买对方交易所规定范围内的股票。2014年11月17日,沪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开闸。这将为A股市场带来巨大的流动性,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迈出了新的一步。联动效应是指两地股票市场同涨同跌的趋势,其主要是由于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和市场之间的交易行为所造成。本文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沪港通的开闸,结合事件研究的方法采用更加全面的实证方法,以正式开闸日(11月17日)为分界,分成两个时间段,分析这两个阶段中沪港两市的联动程度,从两个大盘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平稳关系、协整关系、引导关系和因果关系这5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根据沪港市场的联动关系就监管机构、投资者以及金融领域开放等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