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投标阶段风险管理研究
【6h】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投标阶段风险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投标阶段的风险识别

2.1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一般投标程序

2.2 风险识别概述

2.2.1 风险的基本概念

2.2.2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的特点

2.2.3 风险的识别方法

2.3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投标阶段风险的主要分类

2.3.1 政治风险

2.3.2 社会风险

2.3.3 经济风险

2.3.4 自然风险

2.3.5 技术风险

2.3.6 管理风险

2.3.7 投标环境风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投标阶段的风险评价

3.1 投标阶段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风险评价分析常用方法

3.2.1 调查和专家打分法

3.2.2 层次分析法(AHP)

3.2.3 决策树分析法

3.2.4 敏感性分析法

3.2.5 蒙特卡洛分析

3.2.6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 风险评价分析常用方法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投标阶段的风险应对

4.1 风险应对策略概述

4.1.1 风险回避

4.1.2 风险缓解

4.1.3 风险转移

4.1.4 风险自留

4.2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投标阶段风险应对

4.2.1 政治风险应对

4.2.2 社会风险应对

4.2.3 经济风险应对

4.2.4 自然风险应对

4.2.5 技术风险应对

4.2.6 管理风险应对

4.2.7 投标环境风险应对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K变电站项目投标风险管理分析

5.1 项目简介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概述

5.1.3 项目投标范围

5.1.4 投标人资质要求

5.1.5 评标标准

5.2 投标阶段风险管理工作综述

5.2.1 风险识别及评价

5.2.2 风险分析及应对

5.2.3 投标后风险管理工作分析总结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事业逐步发展,随着近年国家“走出去”、“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中国承包商在世界各地取得了一些业绩。但同时,一些失败案例,也暴露出了中国承包商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当前,EPC总承包模式是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主要形式,其风险种类多、影响大、存在于包括前期投标阶段的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之中。中国承包商参与国际EPC总承包项目的经验还不是十分丰富,尤其在项目前期的投标阶段,还存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和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缺点,此阶段的风险管理对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工期、质量管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管理不到位的话,将给承包商带来经济及声誉方面的损失。
  本文针对承包商较容易忽视的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检索已有文献资料,参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PMBOK相关内容和理论,将风险管理工作简化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应对三大步骤。首先介绍了国际EPC总承包项目投标流程及其风险的特点,进而总结出了投标阶段的七大风险类别。然后,针对风险评价环节,总结评价体系的设立原则并介绍了六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接下来,关于风险应对工作,总结了四种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并针对投标阶段七大风险类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方法。接着,运用实例分析法,对一个国际EPC总承包项目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一一检验了前文总结的风险识别、评价、应对策略的实用性,最后,对全文最终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