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绿色因素对我国绿色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
【6h】

绿色因素对我国绿色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绿色金融研究

1.2.2 绿色债券研究

1.2.3 绿色债券评估、认证、信用评级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绿色债券评估与信用评级

2.1 绿色债券的定义

2.1.1 国际共识

2.1.2 我国的定义

2.1.3 绿色债券的风险特征

2.2 绿色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2.2.1 信息披露机制

2.2.2 第二方意见及第三方认证

2.2.3 担保、抵押等信用增级

2.2.4 在信用风险控制中考虑绿色元素

第3章 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案例

3.1 主要监管政策

3.2 主要发行情况

3.3 信用风险概况

3.4 绿色熊猫债

3.4.1 金砖银行“16新开发绿色金融债01”

3.4.2 北控水务“G16北控1”

3.5 绿色金融债券

3.5.1 浦发银行“16浦发绿色金融债01”等

3.5.2 兴业银行“16兴业绿色金融债01”等

3.5.3 青岛银行“16青岛银行绿色金融01”等

3.5.4 江西银行“16江西银行绿色金融01”等

3.6 绿色公司债

3.6.1 嘉化能源“G16嘉化1”

3.6.2 华能新能源“G16能新1”

3.6.3 中国节能“G16节能1”等

3.6.4 三峡集团“G16三峡1”等

3.7 绿色企业债

3.7.1 北京汽车“16京汽绿色债01”等

3.8 绿色债务融资工具

3.8.1 协合风电“16协合风电MTN001”

3.8.2 金风科技“16金风科技GN001”

3.9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判断绿色因素对债券信用风险影响的两个步骤

4.1 统一绿色认证标准

4.1.1 基本框架

4.1.2 认证绿色因素

4.2 创新信用评级方法

4.2.1 绿色因素内部化

4.2.2 现金流对绿色因素的敏感度

4.2.3 绿色因素内部化影响绿色债券信用风险

4.2.4 绿色因素正效应内部化的现金流入

4.2.5 绿色因素负效应内部化的现金流出

4.2.6 考虑绿色因素的信用评级方法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场要素的良性运转。准确判断绿色债券的绿色因素及其对绿色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能真正发挥绿色债券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引导整个经济和投资结构向绿色化转型。本文旨在结合国际绿色债券发行、评估、认证过程中的经验和我国绿色债券监管及市场环境,分析我国境内已成功发行的绿色债券,通过对债券募集说明书、信用评级报告和其他公开资料的分析,总结我国已发行绿色债券的绿色属性和绿色债券发行过程中对债券信用风险的考量。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发现国际上并未形成完善的绿色债券信用评级方法,我国目前绿色债券信用风险也并未充分考虑绿色因素的影响。但是,无论是国际信用行业巨头还是国内评级机构都在积极探索绿色因素对绿色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在已有发行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分步骤判断绿色因素对我国绿色债券信用风险的思路。首先,结合中国市场特点,推出统一的绿色债券认证标准;其次,在绿色债券信用评级时从绿色因素的环境正负效应、定价、程度、环境效应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角度判断绿色因素对我国绿色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本文认为,充分考虑绿色因素,正确判断绿色因素如何影响绿色债券的信用风险,有助于投资人正确判断发行人主体和绿色债券的信用质量。绿色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债券独特融资功能,需要促进绿色债券绿色因素的公开和量化,准确判断绿色因素对绿色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