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直属海关内部控制研究——以黄埔海关为例
【6h】

直属海关内部控制研究——以黄埔海关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十八大以来海关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新规定

1.1.3 海关加强自身建设的新需要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总体评述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4.4 研究方法

1.4.5 技术路线

第2章 海关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

2.1 海关内部控制的定义

2.2 海关内部控制的目标

2.2.1 保障行政权力依法行使是海关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2.2.2 保证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是海关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2.2.3 提高行政效率是海关内部控制的内在目标

2.2.4 防控与应对风险是海关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

2.3 海关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2.3.1 全面性原则

2.3.2 合法性原则

2.3.3 制衡性原则

2.3.4 效益性原则

2.4 海关内部控制的要素

2.4.2 内部控制-整理框架理论在我国海关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2.4.3 海关内部控制要素

第3章 黄埔海关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黄埔海关对内部控制的探索

3.2 黄埔海关内部控制现状

3.2.1 内部控制机构设置

3.2.2 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3.2.3 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3.2.4 综合评述

3.3 基于访谈调查的黄埔海关内部控制成效

3.3.1 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

3.3.2 内部控制基础日趋完善

3.3.3 内部控制工作有序推进

3.3.4 内部控制工作成效显著

3.4 当前黄埔海关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4.1 内部控制运行网络不完善

3.4.2 内部控制实现方式不丰富

3.4.3 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不健全

3.4.4 内部控制监督评估不到位

第4章 改善黄埔海关内部控制的对策

4.1 控制环境

4.1.1 探索完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

4.1.2 多管齐下解决“人”的问题

4.2 风险评估

4.2.1 完善风险防控清单

4.2.2 科学分析风险

4.2.3 有效处置风险

4.3 控制活动

4.3.3 统一监控指标,提升职能监控水平

4.4 信息和沟通

4.4.1 整合信息系统,提高监管效能

4.4.2 加强“体制内,系统外”信息化建设

4.4.3 顺畅沟通渠道,形成内控合力

4.5 监督评估

4.5.1 建立内控评估机制

4.5.2 深化审计成果运用

第5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海关总署党组从海关改革发展全局和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内部控制力度,有效防控执法风险、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为适应新形势下有效防范“三大风险”的客观需要,2010年,海关总署制定并印发了《海关总署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海关内控机制的意见》,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做出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使海关内部控制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经过6年的发展,海关内部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海关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海关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也时刻提醒我们,海关外部执法环境还十分复杂,内部廉政隐患依然存在,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不容忽视。为进一步完善海关内部控制工作,亟需对海关开展内部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梳理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海关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本文借鉴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提出了海关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和要素,完善了海关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以黄埔海关为例,对其内部控制现状及成效进行总结,指出当前直属海关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设计弊端和运行缺陷,提出优化和完善直属海关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