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6h】

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研究方法

1.4内容结构

1.5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文献回顾与相关理论阐述

2.1文献综述

2.1.1关于居民消费的文献综述

2.1.2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文献综述

2.1.3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文献综述

2.2相关消费理论阐述

2.2.1消费相关定义

2.2.2绝对收入假说与相对收入假说

2.2.3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

2.2.4随机游走理论

2.2.5预防性储蓄理论

第3章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3.1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3.2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度

3.3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

3.3.1便捷的支付方式

3.3.2多样化的投资和信贷模式

3.3.3完整的征信系统

第4章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各省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4.1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1.1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4.1.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模型设定及说明

4.3实证分析与检验

4.3.1变量平稳性检验

4.3.2建立模型

4.3.3广义矩估计(GMM)

4.3.4正交脉冲响应图

4.3.5方差分解

第5章结论及对策建议

5.1结论

5.2对策建议

5.2.1加大三四线城市和农村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开发力度

5.2.2加快建设互联网征信与央行征信一体化

5.2.3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在其发展进程中,投资和出口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方面。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受到了冲击,大量外贸企业无法正常经营甚至破产倒闭,投资和出口受到了限制,我国需要通过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将从投资拉动逐步向消费主导转型。
  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在这一年里,互联网企业介入了消费金融市场,使得消费金融市场在市场格局、规模及效率方面发生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及提高服务效率,而且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获得前所未有的扩大、。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消费方式之一,并推动了居民消费的快速扩大,以及以第三方支付业务为特征的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增长。在此背景下,探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三、四、五部分为核心章节。文章基于居民消费和互联网金融的现有文献和理论,探究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并运用PVAR模型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作用及反馈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