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股市场IPO定价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制度环境视角
【6h】

A股市场IPO定价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制度环境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1.3创新与不足

第2章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1.2国外IPO定价效率研究综述

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2.2国内IPO定价效率研究综述

第3章我国IPO审核制度与定价机制研究

3.1.2我国IPO审核制度历史沿革

3.2IPO定价机制及我国历史沿革

3.2.1IPO定价基础及机制介绍

3.2.2我国IPO定价机制历史沿革

3.2.3询价制改革后新股发行概况

3.3本章小结

第4章我国A股市场IPO定价效率实证研究

4.1划分研究样本

4.2定价效率的标准选取

4.3选取变量

4.4四阶段下的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4.4.1第一阶段下的实证分析

4.4.2第二阶段下的实证分析

4.4.3第三阶段下的实证分析

4.4.4第四阶段下的实证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5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5.2政策建议

5.2.1一级市场建议

5.2.2二级市场建议

5.3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纵观我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政策、定价制度的变迁,分析比较从第一次累计询价制度改革至“IPO常态化”所经历的四个不同政策阶段下,新股发行效率的差异,并在进行对比后以更全面的角度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最终以史为鉴提出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IPO定价的中外文献作了全面梳理,随后就我国自A股市场成立至今新股发行制度及新股定价制度历史沿革进行归纳。紧接着进入实证部分,采用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后进行多元回归的方法,以IPO政策窗口为划分依据,将2005年至2017年间的新股分成四部分,然后分别对其定价效率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结论如下:内部信息反应程度来看,前两阶段下股价均未能全面反映公司内在信息(包括偿债、营运、盈利、规模、成长共五个维度),自第三阶段开始至第四阶段,股价基本反映出了公司的内在信息且显著性增强;外部信息来看,不同的阶段下呈现出了不同显著性,这主要与所处阶段的政策有关。就拟合优度来看,第二阶段的拟合优度反而不如第一阶段,这主要由于改革后新问题逐渐凸显导致效率损失。但从第二阶段开始,三、四阶段的拟合优度均稳步攀升,第四阶段达到最高的0.86,与本文的预期符合,即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改革不断深入,市场伴随着效率的稳步提高渐渐走向成熟化、国际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