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的循环取货模式应用研究
【6h】

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的循环取货模式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研究方向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4本文研究方法和文章框架结构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理论综述

2.1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背景理论

2.1.1柔性生产、精益物流理论和准时制生产

2.2汽车物流

2.3入厂物流理论

2.3.1入厂物流概念及特点

2.3.2入厂物流模式

2.4循环取货概述

2.4.1循环取货的概念

2.4.2循环取货模式的特点

2.4.3循环取货模式的优势

2.4.4循环取货模式与传统供应商直供模式比较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运作研究

3.1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的运作流程

3.2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的实施条件分析

3.2.1 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3.2.2 零件供应商应具备的条件

3.2.3 第三方物流公司应具备的条件

3.2.4 信息系统应该具备的条件

3.3循环取货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3.3.1 Milk Run的前期设计需求数据

3.3.2 循环取货规划过程研究

3.4循环取货模式下车辆路径问题(VRP)模型及算法

3.4.1 车辆路径问题(VRP)描述

3.4.2 车辆路径问题(VRP)算法综述

3.4.3 车辆路径问题(VRP)模型概述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于循环取货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优化案例分析

4.1案例公司入厂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

4.2 BZ公司入厂物流优化方案实施

4.2.1 取货信息系统的建立

4.2.2 取货模式的规划

4.2.3 取货车型的确认

4.2.4 零件包装统一

4.2.5 装箱优化

4.2.6 货损责任划分

4.2.7 循环取货KPI制定

4.2.8 循环取货路径设计

4.2.9 BZ公司零部件入厂物流循环取货效果评价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需求量的持续上涨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加剧了各大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汽车企业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额度,除了不断提高产品外观和质量,还要保持产品价格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被称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成本。据报道欧美国家汽车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大概为8%,日本为5%,国内的汽车厂商基本都超过15%,中国2015年国内汽车物流总规模为6628亿,平均一辆车的物流费用大概为3400元,其中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占70%。因此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的成本降低成为企业降低总体物流费用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强调柔性生产、精益化生产和准时制供应条件下,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具有种类多、供货区域广、入厂协同性要求高等特点,本文针对小批量、高频次的汽车零部件提出采用专业第三方物流,以循环取货模式作为入厂物流模式从而达到降低汽车生产物流总成本和优化整体供应链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取货的理论背景以及具体实施条件,运作流程,规划设计等,并建立循环取货规划中最核心的车辆路径规划(VRP)模型,在带提货时间窗和车辆最大装载体积的约束条件下,选取改进后的CW节约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并运用2-SWAP方法对初始解进行优化验证,最后通过案例BZ公司的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循环取货这一入厂物流模式在加速空器具周转,控制提货车辆数量、降低总行驶距离和减少提货时间等方面的先进性和经济性。 本文希望该研究能为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的运作提供良好建议和支持,优化汽车零部件整体供应链和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竞争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