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足厥阴肝经不同腧穴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影响的研究
【6h】

针刺足厥阴肝经不同腧穴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1.1古代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规律的研究

1.1.1足厥阴肝经循行与病候

1.1.2古代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规律的研究

1.2现代足厥阴肝经主治规律的研究

1.2.1足厥阴肝经主治病证概况

1.2.2古今足厥阴肝经腧穴应用情况比较

1.2.3总结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基础

2.1中医治疗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2.1.1中医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认识

2.1.2中医药对脂肪肝治疗作用的研究

2.1.3关于针灸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2.2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和治疗

2.2.1关于病因与发病机理

2.2.2关于脂肪肝的病理变化

2.2.3关于脂肪肝临床表现及治疗

2.3脂肪肝动物模型

结语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观察指标

4.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1 一般整体指标的变化

2肝组织粗脂肪的测定结果

3.各组大鼠血脂变化

4.各组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观测

第四部分讨论

4.1祖国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

4.2针刺穴位的选择

4.3关于FL动物模型

4.4针刺对FL作用机制的探讨

4.4.1针刺对一般指标的影响作用

4.4.2针刺对大鼠肝重、肝体比的影响机制

4.4.3针刺对大鼠肝脏粗脂肪的影响

4.4.4针刺对血脂的影响机制

4.4.5脂肪肝与血脂的关系

4.4.6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变化

小结

参考文献一

参考文献二

参考文献三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展开▼

摘要

腧穴特异性研究是导师耿恩广教授致力从事研究的系列课题,足厥阴肝经腧穴的研究属于其中的一个子课题,主要包括两部分: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足厥阴肝经腧穴刺激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即针刺足厥阴肝经不同腧穴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影响的研究.文献研究主要是对古今文献中足厥阴肝经腧穴的主治病症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通过对清末以前具有重要影响的45部针灸医书及现代医学期刊文献整理分析得出:(1)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病候不仅与其经脉循行密切相关,而且与其属络的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腧穴主治规律;(2)足厥阴肝经的腧病、心肺病、肾膀胱病、神志病及经带胎产病等,足厥阴肝经腧穴治疗肝胆病应用的腧穴最多,其次为脾胃病、肾膀胱病及外经病,余者为经带胎病、前阴病、疝气等;(3)现代文献记载与古代文献记载基本一致,应用足厥阴肝经腧穴治疗外经病最多,其次为肝胆病、肾膀胱病、脾胃病、妇科病.(4)古代文献中足厥阴肝经腧穴应用的范围较广,而现代肝经腧穴治疗疾病的应用范围明显较少,有待于今后发展.通过古今大量文献的整理分析,筛选太冲、蠡沟、期门及参考穴肾经的筑宾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有效的造模方式造成实验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研究针刺足厥阴肝经不同腧穴对其影响以便更好为临床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