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分布式天线技术的研究
【6h】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分布式天线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1.2多天线技术简介

1.3本人的工作和论文的组织结构

1.4参考文献

第二章多天线技术概述

2.1多天线技术提出的背景

2.2三种多天线技术

2.3智能天线

2.3.1智能天线的发展概述

2.3.2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

2.3.3智能天线实现的实际考虑

2.4多入多出天线MIMO

2.4.1多出天线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

2.4.2多入多出天线MIMO系统的优点

2.4.3多入多出天线MIMO技术实现上的难点

2.5分布式天线

2.5.1分布式天线技术概述

2.5.2分布式天线的主要特征

2.5.3分布式天线的研究现状

2.6参考文献

第三章分布式天线室内静态测试模型的搭建

3.1系统级仿真简介

3.2分布式天线室内静态测试模型的搭建

3.2.1应用环境

3.2.2传播模型

3.3分布式天线室内模型的基本性能

3.3.1室内静态仿真平台描述

3.3.2仿真参数

3.3.3分布式天线室内模型的基本性能比较

3.4结论

3.5参考文献

第四章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功率控制的研究

4.1传统单天线系统中的功率控制

4.1.1功率控制简介

4.1.2典型的功率控制算法

4.2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基于接收功率的功率控制的研究

4.2.1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功控与单天线系统中功控的区别

4.2.2基于接收功率的功率控制算法的分析[8]

4.3基于SIR的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8]

4.3.1基于SIR的功率控制算法的实现

4.3.2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

4.3.3不同天线配置方案的初步研究

4.4结论

4.5参考文献

第五章分布式天线与MIMO相结合的研究

5.1分布式天线与MIMO结合研究的背景

5.2通用分布式天线系统GDAS模型

5.3网络侧天线的复用[1][3]

5.3.1信道模型

5.3.2功率控制方案

5.3.3信道容量

5.3.4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

5.4网络侧天线的分集[4][5]

5.4.1分集原理描述

5.4.2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

5.5网络侧天线的新型使用方案

5.5.1新型网络侧天线的使用方案

5.5.2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

5.6结论

5.7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和分布式天线与多入多出天线MIMO相结合这两个问题。关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问题,我们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基于接收功率的功率控制算法。然后在室内分布式天线静态测试模型上,我们采用基于信干比SIR的功率控制方案进行仿真性能比较,分析了天线单元的不同配置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文献中已有的两种网络侧天线的使用方案,然后通过仿真分别进行了容量和分集性能的比较,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创新的天线使用方案。这种新的方案与传统的方案相比,具有显著地综合优势,既可以提高系统接收信号的质量,又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  本文吸收了国内外科研人员在多天线尤其是分布式天线技术上的大量研究成果,并对功率控制和分布式天线与多入多出天线MIMO相结合的问题作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仿真,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