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软交换中SIP与ISUP互通的研究与实现
【6h】

软交换中SIP与ISUP互通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前言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2课题的意义

第二章软交换技术

2.1软交换技术产生的必要性

2.2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及特点

2.2.1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

2.2.2软交换网络的特点

2.3软交换网络与现有网络的比较

2.3.1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的比较

2.3.2软交换网络与智能网的比较

2.3.3软交换网络与H.323网络的比较

2.4软交换网络与其它网络的互通

2.4.1与PSTN/ISDN网络的互通

2.4.2与No.7信令网的互通

2.4.3与H.323网络的互通

2.4.4与SIP网络体系的互通

2.5软交换设备涉及的主要协议

2.5.1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控制协议

2.5.2软交换设备间的通信协议

2.5.3信令网关与软交换设备间的协议

2.5.4多媒体协议

2.5.5应用支持协议

2.6小结

第三章SIP协议

3.1 SIP功能实体

3.1.1用户代理

3.1.2代理服务器

3.1.3重定向服务器

3.1.4注册服务器

3.2 SIP消息

3.2.1 SIP消息类型

3.3 SIP呼叫流程

3.3.1会话建立与释放

3.3.2呼叫重定向

3.3.3呼叫代理

3.4 SIP的工作机制

3.4.1 INVITE客户事务

3.4.2非INVITE客户事务

3.4.3 INVITE服务器事务

3.4.4非INVITE服务器事务

3.5 SDP及SIP对SDP的要求

3.5.1 SDP协议介绍与分析

3.5.2 SIP对SDP的要求

3.6小结

第四章No.7信令系统ISUP简介

4.1 No.7信令系统的四级结构

4.2ISUP消息的信令单元

4.3 ISUP定时器

第五章SIP与ISUP互通的设计与实现

5.1涉及SIP与ISUP互通的分组通信模型

5.1.1从PSTN到IP网络的分组通信

5.1.2从IP端点到PSTN的分组通信

5.1.3从PSTN到IP网络,再到PSTN的分组通信

5.2互通的总体设计

5.2.1总体设计思想

5.2.2系统设计目标

5.2.3设计遵循的原则

5.2.4互通单元在软交换体系结构中的位置

5.2.5 SIP与ISUP互通软件的设计过程

5.3互通单元模块的具体实现

5.3.1互通单元的软件结构图

5.3.2数据结构及各模块的类和方法

5.4 SIP与ISUP互通的验证

5.5小结

第六章互通的信令流程

6.1 SIP到ISUP映射的信令流程

6.1.1无自动应答的呼叫建立

6.1.2自动应答的呼叫建立

6.1.3 ISUP的T7定时器超时

6.1.4 SIP超时

6.1.5 ISUP建立失败

6.1.6代原因值的ACM消息

6.1.7呼叫由SIP侧取消

6.2 SIP到ISUP映射的状态机

6.3 ISUP到SIP映射的信令流程

6.2.1无自动应答的呼叫建立

6.2.2自动应答呼叫建立

6.2.3 SIP超时

6.2.4ISUP T9超时

6.2.5 SIP出错响应

6.2.6 SIP重定向

6.2.7ISUP取消呼叫

6.4ISUP到SIP映射的状态机

第七章SIP协议栈的实现

7.1系统的模块划分

7.2 SIP协议栈定义的基本类

7.3 SIP消息类

7.4消息的收发和缓冲

7.5并发处理机制

第八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能够提供集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于一体的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正逐渐成为电信网络发展的热点。SIP协议是IETF定义的应用层控制信令协议,它可用于建立、修改以及终止多媒体对话或者呼叫,这些会话可以是点对点的,或者是点对多点的关系。ISUP是No.7信令系统的用户部分中的一种,运行在MTP层之上。它的功能是控制电话呼叫和维护网络,如调度电路,恢复电路等。从ISUP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可以看出,基于SIP的IP电话与PSTN的信令互连实际上就是指SIP与ISUP的互通,也就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用于完成信互通的网络构件为媒体网关控制器MGC,有时也称它为软交换。本论文是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从网络融合的角度对SIP与ISUP互通进行研究、设计和实现。论文第一章前言,阐述了课题提出的技术背景。第二章软交换技术,是本论文的理论依据。对软交换技术的产生、网络体系结构、关键协议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软交换网络与现有网络的区别,以及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互通。论文第三、四章介绍了SIP协议和7号信令协议。然后从涉及SIP与ISUP互通的分组通信模型入手,分析实现互通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机制。第五章和第六章重点介绍了SIP与ISUP互通的设计、实现和互通信令流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