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体内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6h】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体内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ICP-MS测定血液样品中砷浓度的方法学研究

1 微波消解血浆样品

2 ICP-MS检测血砷浓度

3 方法学验证

4 结论

第二章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在家兔体内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 历史背景

2 应用于临床的DES

3 DES与支架血栓

4 新型DES

5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考查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在体内、体外的药物释放行为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一、ICP-MS测定血液样品中砷浓度的方法学研究
  从特异性、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对ICP-MS测定血液样品中砷浓度的方法进行验证。
  二、体内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将不同载药量的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10、50和250μg∕枚)置入家兔髂动脉(1枚∕只),28d内多次耳缘静脉取血,分离得到血浆后微波消解,使用ICP-MS测定血浆砷浓度,绘制药-时曲线,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与载药支架等剂量的亚砷酸溶液,24h内多次取血,血样处理方式与检测方法同上,将药动学参数与置入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三、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用磷酸缓冲盐溶液及恒温振荡器模拟体内环境,对置入实验所用的中、高剂量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进行体外释放考察,28d内多次取样,微波消解样液,ICP-MS测定溶出介质中砷浓度,绘制体外释放曲线,将其结果与体内释放实验进行比较。
  直接微波消解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ICP-MS测定样液砷浓度,计算支架含药量。
  结果
  一、ICP-MS测定血液样品中砷浓度的方法学研究
  本测定方法可有效减少质谱干扰及非质谱干扰,特异性较好。砷浓度在0~100ppb范围内对待测溶液实现全覆盖,r2>0.999。仪器检出限为0.175ppb,方法定量限为5.83ppb。平行5份样品的RSD在1.26~3.78%。总加样回收率为107.28%。对虾标准物质的质控检测结果与标示值基本吻合。
  二、体内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在支架置入后6h,3个剂量组均基本达到血浆砷浓度峰值。14d左右,体内砷的清除开始快于支架表面 As2O3的释放。不同剂量组的药-时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血砷浓度变化平稳。组间Cmax、AUC(0-t)和MRT(0-t)变化很小,而AUC(0-∞)和MRT(0-∞)组间差异相对较大。
  在静脉注射亚砷酸溶液后,血浆砷浓度很快升高,经过波动后在6h左右达峰,且浓度数值明显高于支架置入实验。组间AUC(0-t)与剂量成正相关性,r2=0.9755。三、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1d左右As2O3的释放率达100%,组间剂量比值为1:5,Cmax之比为1:7.1,接近剂量比值。
  50μg组的含药量为标示值的64.61±1.66%,250μg组的含药量为标示值的74.87±0.66%。
  结论
  本实验应用微波消解、ICP-MS检测血液样品中砷浓度的方法准确、可靠。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在置入家兔髂动脉后的药物释放过程属于缓慢释放,没有突释效应。支架载药量的增加不明显增加暴露量,而是延长了暴露时间,故不有效增强砷对人体的毒性。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的体外释放迅速,便于常规质控检测。同批次支架个体含药量差异小,但与标示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还需改善药物涂布工艺,提高含药量的准确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