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血管新生及基于因子抗血管新生治疗
【6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血管新生及基于因子抗血管新生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VEGF及其受体表达与肺癌血管新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肺癌中的蛋白表达与基因转录

第三章PHⅡ-7体外对VEGF及其受体的抑制效应

第四章A549细胞裸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第五章PHⅡ-7体内抗肺癌血管新生

参考文献

综 述:肿瘤血管新生及抗肿瘤血管治疗新进展

肿瘤血管新生的概念

促进肿瘤血管新生相关因子

肿瘤血管新生研究的方法

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研究进展

抗肿瘤血管新生的基因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英文缩写和代码的中文全名或注释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VEGF促进肺癌血管新生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探讨抗肿瘤新药PHⅡ-7在体外、体内对VEGF及其受体作用的特点,提出作用的靶点和机制,从而试图开发一个新的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材料和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9例肺癌手术标本MVD、VEGF、Flt1和KDR.(2)应用核酸原位杂交检测16例肺癌和正常对照组织VEGF、Flt1和KDR的基因转录水平.(3)体外MTT法测定PHⅡ-7对A549肺腺癌和ECV-304上皮细胞系的杀灭作用,以及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该药对VEGF及受体的影响.(4)建立A549肺腺癌荷瘤祼鼠模型并鉴定.(5)应用PHⅡ-7体内冶疗A549细胞祼鼠移植瘤.结论(1)MVD是肺癌患者评估疗效、推测预后的一个独立和良好指标;两个受体介导的机制均包含旁分泌和自分泌.其中KDR可能起主要作用,是肿瘤抗血管新生冶疗的良好靶点.(2)由于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呈反相关,提示针对KDR的冶疗应采取个性化冶疗原则,即或以阻抑蛋白表达,或逆转基因.(3)PHⅡ-7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它的抗肿瘤机理包括细胞毒和抗肿瘤血管生成,其中抗血管新生效应主要是抑制VEGF受体KDR来实现,而且其抑制旁分泌功能比抑制自分泌功能更加明显;该药应用安全、可靠,是一个具有多种抗肿瘤机制和良好应用前景的抗肿瘤新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