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腺癌相关免疫原性膜抗原的蛋白质组学筛查
【6h】

胰腺癌相关免疫原性膜抗原的蛋白质组学筛查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前 言

第一部分胰腺癌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研究

第二部分胰腺癌相关免疫原性膜抗原蛋白质组学筛查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第三部分胰腺癌候选膜抗原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四部分胰腺癌特异性膜抗原的验证

全文小结

胰腺癌肿瘤抗原相关研究进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胰腺癌恶性度高,进展迅速,生物学行为特异;目前临床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方法有限。胰腺癌相关膜抗原在实现其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参与免疫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如能筛查寻找到特异性较好的胰腺癌相关膜抗原,则后者可能用于临床胰腺癌的血清标志物诊断、分子影像诊断、免疫靶向治疗。研究显示胰腺癌患者血清内存在针对肿瘤抗原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作为线索来筛查胰腺癌相关膜抗原。 研究目的:本实验拟筛查胰腺癌相关免疫原性膜抗原,并对筛查出的候选膜抗原进行验证。 研究方法:以MTT生长曲线、平板克隆生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异质粘附实验、Boyden小室跨膜侵袭迁移实验等考查Capan-1、MiaPaCa-2、Panc-1三株胰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综合评价其代表性。提取上述三株细胞的膜蛋白,将混合膜蛋白通过一维等电聚焦(IEF)及二维电泳(2-DE)分离,平行2-DE胶分别行考马斯亮蓝染色与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Blot)。留取临床上37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纯化IgG,分别作为免疫印迹杂交一抗使用。杂交阳性蛋白位点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与肽质指纹库(PMF)鉴定。使用NCBI、UniProtKB/Swiss-Prot、ExPASy等网络平台,对阳性点基因序列、蛋白序列、蛋白结构域、疏水性、同源性、相互作用、蛋白功能等生物学信息进行分析,寻找其作为胰腺癌相关膜抗原的生物信息学依据。通过细胞株RT-PCR、realtimePCR、Westernblot、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分别在细胞株、组织层面,从基因与蛋白质两个水平对筛查出的膜抗原进行有效性验证。 结果: 1.Capan-1、MiaCaPa-2、Panc-1三株胰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具有较显著的差异:Capan-1与MiaPaCa-2的增殖能力较强而Panc-1稍弱;Panc-1的侵袭迁移能力最强,Capan-1与MiaPaCa-2稍弱弱。 2.胰腺癌细胞混合膜蛋白与胰腺癌患者血清IgG免疫印迹杂交共出现8个阳性点,与慢性胰腺炎IgG杂交所出现的2个阳性点无重复;质谱分析鉴定出5个候选膜抗原:VDAC-1、VDAC-2、CHCHD3、SLP-2、TOM40。 3.VDAC-1、2、TOM40为线粒体外膜蛋白,与线粒体物质运输、受体-配体识别、信号转导等多方面功能有关;SLP-2为与细胞骨架相关联的癌症相关蛋白,可能与肿瘤发生相关。 4.RT-PCR与实时PCR提示:VDAC-1、VDAC-2、CHCHD3、SLP-2、TOM40等五个分子的基因在Capan-1、MiaCaPa-2、P3、Panc-1、SW1990五株胰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WesternBlot提示:SLP-2在五株胰腺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在胰腺癌组织呈显著高表达。 结论: 1.Capan-1、MiaCaPa-2、Panc-1三株胰腺癌细胞在生物学功能上差异显著,具有一定代表性。 2.VDAC-1、VDAC-2、CHCHD3、SLP-2、TOM40可能为胰腺癌相关免疫原性膜抗原。 3.上述五个候选膜抗原基因在Capan-1、MiaCaPa-2、P3、Panc-1、SW1990五株胰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 4.SLP-2蛋白在五株胰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胰腺癌组织中呈显著性高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